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5部分

論,沒有取得任何結果,後來,陸'857' 軍總司令' 勃勞希契' 把參謀總部的一份備忘錄交給了希特勒。

我們從哈爾德的日記中瞭解到,提交這份備忘錄的日期是8 月18日。哈爾德寫道:“這事引起了爆炸性的後果。”希特勒對烏克蘭的盛產糧食地區和工業地區以及高加索的俄國油田垂涎已久。而且,他認為他現在找到了一個誘殲仍在堅守中的基輔東面第聶伯河東岸的布瓊尼部隊的大好機會。另一方面,他也希望打下列寧格勒,與芬蘭軍隊在北面會師。為了達到這兩個目的,必須從中央集團軍分出好幾個步兵師和裝甲師,調到北路去,尤其是南路去。莫斯科可以等一等再說。

8 月21日,希特勒向與他意見不合的參謀總部下達一項新的指令。哈爾德在第二天的日記中逐字逐句地把指令內容抄錄下來。

陸軍方面提出的關於東線作戰如何繼續的建議,不符我的意圖。

在冬天到來以前要達到的最重要目標,不在於佔領莫斯科,而是拿下克里米亞,拿下頓尼茨盆地的工業和煤礦區,並切斷俄國的高加索石油供應線。北路的任務在於圍困列寧格勒和同芬蘭軍隊會師。

希特勒在指令中規定,必須徹底摧毀南路的第聶伯河一帶的蘇聯第五軍團。這一支部隊的頑強抵抗,使希特勒傷了好幾天的腦筋。他還要求佔領烏克蘭和克里米亞,包圍列寧格勒,與芬蘭軍隊會師。他最後說:“只有這樣,才能創造進攻提莫申科部隊、順利地打敗它的條件。”

' 哈爾德悻悻地說' 這樣一來,原定要在莫斯科大門前給俄國軍隊以決定性打擊的這一目標,就只得從屬於想奪取一個有價值的工業區和向俄國油區方面進軍的慾望了??希特勒現在已給同時攻佔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的主意迷住了,因為他自信這兩個“共產主義聖地”一旦陷落,俄國就要土崩瓦解了。

希特勒為了對那些不能讚賞他的戰略天才的陸軍元帥和將軍進行侮辱,發出了一個哈爾德稱之為“反備忘錄”(針對陸軍18日的備忘錄)的檔案。

參謀總長說這個“反備忘錄”“通篇是罵人的話”,例如其中說到,陸軍司令部中全是一批“腦袋已被過時理論弄得陳腐不堪”的人。

哈爾德在第二天日記中大發牢騷:“不能忍受!聞所未聞!莫此為甚!”

這天整個下午和晚上,他與陸軍元帥馮·勃勞希契會商,'858' 討論元首對陸軍總司令部和參謀總部事務進行的“不能允許的”干涉,最後他建議陸軍總司令和他本人辭職。“勃勞希契不同意,”哈爾德寫道:“因為他認為這並不實際,而且也與事無補。”這個膽小怕事的陸軍元帥這次仍和從前一樣,向那位以前的下士屈服了。

第二天,8 月23日,古德里安將軍到元首的大本營,哈爾德就慫恿他勸說希特勒放棄他那將會造成重大損失的決定。雖然,這位性情倔強的裝甲部隊司令用不著慫恿也會這麼做的。他一到大本營就碰上了勃勞希契。陸軍總司令對他說:“我不許你跟元首談莫斯科的問題。在南方作戰的命令已經發下來了。當前只是如何執行的問題。討論是沒有用處的。”

但是,當古德里安晉見希特勒時——勃勞希契和哈爾德都沒有和他一起進去——他還是拒絕服從命令,竭力主張立即進攻莫斯科。

' 古德里安後來寫道' 希特勒讓我把話說完,然後詳細說明他所以作出不同決定的種種理由。他說,將來繼續進行戰爭,十分需要烏克蘭的原料和農業。他談到有必要使克里米亞半島失去作用,他認為“克里米亞是蘇聯進攻羅馬尼亞油田的航空母艦”。我頭一回聽到他說出這樣的話:“我的將軍們對於戰爭的經濟方面的問題一竅不通。”??他已經發布嚴格的命令,規定進攻基輔是當前的戰略目標,進行一切軍事行動時,必須牢記這一點。在最高統帥部這裡,我頭一回看到後來非常習見的一個現象,希特勒每說一句話,在場的凱特爾、約德爾等人莫不點頭稱是,只有我仍然堅持我自己的觀點??但是哈爾德在以前歷次討論中,從來沒有點頭稱是。第二天,古德里安看到他,把自己並沒有能使希特勒回心轉意的情況告訴了他。古德里安說參謀總長“精神完全失常,使我十分驚訝,他竟口出不遜,作了完全沒有根據的指責和詆譭”。

這是戰爭爆發以來德國最高統帥部中發生的最嚴重的一次危機。可是更嚴重的危機及其不利後果還在後頭哩。

南路方面,倫斯德的部隊由於得到從中路抽調出來的古德里安的裝甲部隊和步兵師的增援,終於發動了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