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一連三日的大喪。

鄭飛只能疲於應對。

還好接收的鄭屠關於這方面的習俗記憶並沒有喪失。

鄭飛雖然做的不是很自然,但好在也沒有出什麼差錯。

對於這位自己連一面也沒見過就撒手人間的“鄭屠老婆”。

鄭飛只能在心中哀嘆一聲可憐。

老天爺將鄭飛穿越到鄭屠身上的同時,不但將鄭屠,更順帶將他老婆也一起收走了,算是徹徹底底給了鄭飛一個自由的身份。

鄭飛真不知道是該感謝老天爺,還是該閉嘴。

期間魯達、史進、李忠也相繼得到訊息前來弔唁了一番。

張平想到從此再不能見面的前世家人也不由得心中一酸。

在眾人面前所表露出的傷感之色倒也不全是假裝。

終於撐到第四日,方才葬了鄭屠之婦。

接著幾日的空閒,鄭飛徹底將肉鋪交給了張安打理,然後便是同魯達史進等人混在一起。

好在鄭屠的這幅二十六歲的軀體還算健壯。

雖然已經錯失了絕佳的練功時間,但在魯達史進二人的精心指點下,鄭飛還是學了幾手保命的功夫。

除此之外。

鄭飛做的最多的一件事便是思考未來如何行動。

鄭飛經過這幾日的深思熟慮已經打定了主意。

既然來了這宋朝水滸世界。

就絕對不能白來一趟。

為了能爭取到儘可能多的梁山好漢為自己效力。

為了實現自己挽救華夏傳統俠士之風的理想。

鄭飛必須與一個人進行無形的鬥爭。

此人不是別人。

正是宋江!

後世關於宋江的無數研究已經表明。

宋江才是梁山泊頭一號的假仁義,真小人!

金公更是將絕大部分的鄙視和厭惡毫不留情地送給了宋江,說其曰,“滿口仁義行小人事者”,與水滸中的第一大反派,“位居高位行小人事者”的高俅並列為水滸兩大小人。

宋江被江湖人稱及時雨,人人都覺得他“義”。而上了梁山後整日又不離招安二字,常自詡為“忠”。

但是他真的又忠又義嗎?

晁蓋等生辰綱事件案發,宋江身為國家公務人員棄國法而不顧前去通風報信,這叫對國之“忠”?

宋江逃到清風寨,為了招降秦明,命人假扮秦明下山對百姓燒殺搶掠,這叫對國之“忠”?

上山之後,才又想起了要“忠”,時時刻刻將“招安”二字掛在嘴邊,梁山對它而言不過是想圖謀一場為官富貴的工具罷了。

再說“義”。

宋江殺了閻婆惜,案發後在縣衙門前唐牛兒替宋江解圍替宋江背了黑鍋,被鄆城知縣問成個“故縱凶身在逃”,判了個脊杖二十,刺配五百里外。

這等救命恩人宋江日後卻沒有再過問半句。這叫“義”嗎?

還是因為唐牛兒身份卑微,宋江根本懶得去管?

反觀晁蓋,雖是因白勝不堪嚴刑拷打逼供才導致案發,但上了梁山後仍不忘設法營救白勝。從這一點看,晁蓋才比宋江要“義”的多。

但宋江被逼上了梁山不久便開始了逐步架空晁蓋的一系列行動'。。墨齋小說',甚至編出九天玄女授天書的幌子,張口就說自己是什麼“星主”,明顯排斥身為大頭領的晁蓋,又藉故九天玄女之言所謂天書只可與天機星同看,藉機拉攏吳用,這叫“義”?

真正忠厚仁義的晁蓋卻被滿口仁義道德的宋江逼得無可奈何,最後直至身死都不願將頭領之位傳於宋江,由此可想而知晁蓋那種悲憤的心情……!

再說“仁”。

書上說宋江“時常散施棺材藥餌,濟人貧苦”,如此“善心”之人,怎麼又做出為了計賺秦明而派人假裝秦明在山下殺人放火,不知屠戮了多少平民百姓之事?

如此“好心”之人,怎又為了逼對梁山有大恩的朱仝落草為寇,下令李逵一斧將無辜的孩童劈成兩半?

如此“仁慈”之人,為何又做出血洗大名府的“壯舉”?

不難看出。

宋江根本就是一個對自己設立雙重標準,對別人此一時彼一時,看人帶事因人而異,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勢利眼實用機會主義者。

鄭飛一定要盡最大可能超越宋江,爭取儘可能多的梁山好漢為己用!

而第一步,就是要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