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3部分

,與路易絲•布魯克斯結婚(6年後離異),年底赴菲律賓任馬尼拉軍區司令。 1925年,麥克阿瑟晉升為少將,先後在亞特蘭大和巴爾的摩任軍長。同年,麥克阿瑟在米切爾准將(主張建立獨立的空軍)案件中奉命擔任審判官,以至後來不得不在回憶錄中為自己辯解。 麥克阿瑟於1927年秋出任美國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率美國代表隊參加1928年在阿姆斯特丹舉行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並獲得冠軍。陸軍參謀長為此致電祝賀:“你不僅獲得了美國人決不撤退的美譽,而且獲得了美國人深知如何獲勝的光榮。”此後,麥克阿瑟調任駐菲律賓美軍司令。 1930年8月,麥克阿瑟收到陸軍部長來電,得知胡佛總統決定讓他出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考慮到當時處於世界經濟 ;��剩�推街饕逅汲備噠牽��芽�П亟�跫醯�┛殖雋?不討好,遂有推辭之意。其母則力勸他接受該職,聲稱“如果你表現出怯懦,你父親在九泉之下也會為此感到羞恥”。

第六部分麥克阿瑟 五星上將(2)

麥克阿瑟在前方指揮所

1930年11月,麥克阿瑟接受上將臨時軍銜,宣誓就任美國陸軍參謀長。任內用機械化裝備代替馬匹,提高了部隊的機動能力和速度,制定戰爭總動員計劃;為諸兵種建立統一的採購制度以減少浪費,建立航空隊司令部以提高地空部隊的協調效率;反對國會因經濟原因而欲裁減陸軍機構的企圖;反對削減軍官隊伍,聲稱“一支陸軍可以缺乏口糧,可以衣住簡陋,甚至可以裝備破舊,但如缺少訓練有素及指揮有方的軍官,則在戰時註定會被殲滅。勝利與失敗的不同,全在於有無干練而有效率的軍官隊伍”;每年均成功地阻止削減陸軍員額的議案,併為陸軍的戰備辯護。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作為陸軍參謀長的麥克阿瑟於1932年不惜親自披掛出馬鎮壓華盛頓的美國退伍軍人“退伍金進軍”。1933年羅斯福出任總統之後,麥克阿瑟繼續擔任陸軍參謀長。 1935年,麥克阿瑟的陸軍參謀長任期屆滿,以少將軍銜調任菲律賓政府總統奎松的軍事顧問。1936年8月,獲得菲律賓元帥軍銜。1937年4月,與瓊妮•費爾克洛思在美國結婚。1937年底,麥克阿瑟從美國陸軍退役,開始組建菲律賓陸軍。 1941年6月,美國軍方採納“彩虹5號”計劃,決定一俟與軸心國作戰就把重點放在歐洲。7月,華盛頓下令將菲律賓陸軍與駐菲美軍合併,將麥克阿瑟轉服現役,晉升為中將,任美國遠東軍司令部司令,下轄溫賴特指揮的第1軍和帕克指揮的第2軍。12月8日,日軍繼偷襲珍珠港之後,對菲律賓發動進攻。由於麥克阿瑟判斷錯誤和處置失當,駐菲律賓的美軍轟炸機和戰鬥機大部被毀,空中防禦能力喪失殆盡,再加上美菲軍兵力有限,裝備低劣而缺乏訓練,無法抵擋日軍的進攻,麥克阿瑟於12月24日和26日將美菲軍司令部遷往科雷吉多爾,所有部隊則從馬尼拉撤往巴丹半島固守,宣佈馬尼拉為不設防城市。在1941年12月24日,麥克阿瑟晉升為上將。1942年1月,日軍進佔馬尼拉。日軍隨後多次進攻巴丹半島,但未能成功。當日本廣播電臺的“東京玫瑰”嘲笑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時候,麥克阿瑟要求陸軍部派遣飛機飛越菲律賓上空以打擊“敵人宣傳的氣焰”,穩定守軍士氣。然而,這種要求沒有也不可能得到滿足。3月,得到增援的日軍向孤立無援的巴丹半島等地的美菲軍發起攻勢。美國政府為避免麥克阿瑟成為俘虜,命令他將指揮權轉交溫賴特並赴澳大利亞擔任西南太平洋戰區盟軍司令,指揮該區盟軍作戰。3月11日夜,麥克阿瑟在從科雷吉多爾登上魚雷艇離開菲律賓之前,發誓“我還要回來”。4月9日,巴丹美軍及菲律賓軍約75000人被迫向日軍投降。5月6日,巴丹陷落後轉移到哥黎希律島指揮作戰的溫賴特被迫請求投降,並於次日透過馬尼拉廣播電臺命令所有美菲軍隊投降。 抵達澳大利亞之後,麥克阿瑟率參謀長薩瑟蘭先將司令部設在布里斯班,後又前移至莫爾斯比港,旨在穩住莫爾斯比,與日軍在歐文•斯坦尼山那邊決戰。西南太平洋盟軍的陸軍司令為布萊梅爵士,空軍司令先為佈雷特,後為肯尼(所轄空中力量後來改編為美國陸軍第5航空隊),海軍司令為利裡。後來隸屬麥克阿瑟指揮的還有美國海軍第3艦隊。美國陸軍部隊先後有克魯格的第6集團軍、艾克爾伯格的第8集團軍和巴克納的第10集團軍(後由史迪威指揮)。鑑於另設有以海軍的尼米茲為司令的太平洋戰區,麥克阿瑟認為:“在有關這場戰爭的所有錯誤決定中,最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