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身死族滅的記載啊。
“好吧。”馬龍嘆了口氣,然後才看著託羅密說道:“託羅密難道你不覺得,做這種公益行動雖然不會產生經濟效益,但卻能夠幫助各家公司在公眾以及潛在消費者當中,樹立優良的企業形象然後大幅提高企業公眾信任度,進而提升各家公司的業績麼?”
“請詳細說說!”
一提到對公司的業績有幫助,原本完全不贊同馬龍意見的託羅密,立即就說了這麼五個字出來、
只要可以獲得利益大於損失,那別說馬龍要糾集各家企業的員工去救人,就算馬龍要糾集各家企業的員工去弒神,託羅密都絕對會將弒神的武器親自送到馬龍手上。
別懷疑,託羅密就是這能做的這麼功利,因為無論是那些現在還被壓在地震廢墟之下的可憐人,還是她臆想中的被馬龍屠殺的神祇,都和他沒有任何的關係。
只有對熟人和自己人,託羅密才會露出溫情的那一面,至於沒有關係的外人麼……呵,那就要看能夠能不能表現出足夠的價值了。
因為已經顯出挺久的緣故,託羅密的性格馬龍現在多少也是有所瞭解了。所以他在稍微組織了下言辭後便開口說道——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形象就是人們透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器官在大腦中形成的關於某種事物的整體印象,簡言之是知覺,即各種感覺的再現。而企業形象是指人們透過企業的各種標誌比如產品特點、行銷策略、人員風格等而建立起來的對企業的總體印象。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想要真正長久將企業經營下去,就必須將企業經營的讓公眾們本能的覺得其值得信任,現在我們的企業在質量之類的硬體方面已經沒有的問題,但至少我覺得它還缺少一份人情味兒……所以人們購買我們的產品更多是因為別無選擇,而不是因為他們發自內心的願意,託羅密你能明白我的意思麼?”
馬龍連從自己的硬碟腦袋裡貼上複製,帶說自己心中所想的話語混搭著說了出來。
“你的意思是說。利用救災的機會來宣傳我們的企業?讓公眾覺得我們的企業非常具有你說的人情味兒?然後讓他們對我們各家企業的產品產生本能的高度信任,以後就算是出現競爭的企業與競爭的產品,也可以靠著這份信任保證公眾們首選購買我們的商品?其次才會考慮競爭者們的產品?”
一直做著“職業經理人”的經驗與開闊眼界,讓託羅密雖然從來沒有聽馬龍說過類似的言辭,但卻依舊在最短的時間內理解了馬龍想要表述的意思。
“就是這樣。”
既然託羅密理解的足夠深刻,那麼除了點頭並說出了以上四個字,馬龍沒有了其他的回答可以說。
“伊芙娜你怎麼看?”
託羅密沒有繼續和馬龍說話,而是扭頭看向了和她站在同一戰線的伊芙娜。
伊芙娜當讓不會回答“我用快播看”。因為伊芙娜不是元芳。
所以,伊芙娜的回答是:“應該讓大家都穿上工作式的制服,理由就是穿著工作制服可以更有效率的拯救地震遇難者們。我們各家企業的員工制服背後都印著企業名。這樣,就算是從來沒有購買過我們各家企業產品的人,都會感受到我們的企業是負責任的優秀企業。如果在加上各家報刊雜誌的廣泛報道,我們良好的企業形象就會傳播到全國範圍……或者更遠。”
毫無疑問,伊芙娜這句話的潛臺詞,其實就是已經改變了原本所持的反對態度。
“我現在的意見和伊芙娜的一樣,也就是說這件事關公司長期經營的臨時決策,已經獲得了透過?”
在伊芙娜說完之後,託羅密重新將頭扭回了朝著馬龍的方向,然後開口說了這麼一句話。
不過沒等露出微笑的馬龍開口說話。託羅密便又搶著說道:“既然是事關公司長期經營的決策,那麼我們是不是應該劃分一下在這個……嗯,公益行動中各自需要負責的方面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雖然託羅密的態度也已經從反對轉成了支援,可她的思考方式依舊是如何獲得更大的利益,而不是真正純粹的支援做公益。
馬龍無法指責託羅密。畢竟任何人做公益其實都能夠獲得回報,有區別的只是得的究竟是名利還是心理安慰而已。
而在進過簡單的商談之後,三人最終做出的基本分工是——馬龍負責去現場指揮兼出風頭,因為馬龍本人就是名下各家企業的人格化體現;伊芙娜負責和各家報刊雜誌聯絡宣傳事宜,託羅密坐鎮後方調配各種資源與人力,在儘量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