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1月18日攻克永寧、永新、蓮花廳、上猶和崇義。這五座城市,在江西的西部邊界從北到南排列,直線距離約五百里。湘軍基本打通了與湖南相鄰的贛西地區。
曾國藩慰問了來自湖北的老鄉,於1月23日從九江返回南昌。
曾國藩剛走,李續賓就出兵攻擊,於1月25日在九江打了一個大勝仗,但九江城仍在祖籍湖南的廣西人林啟容手中。
李續賓在武昌城下度過了1856年,現在又到了九江,來啃一塊塔齊布和羅澤南都未曾啃動的硬骨頭,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李續賓沒有什麼豪言壯語,為人低調,不像那些自負的讀書人。自從湘軍興起以來,許多帶兵的書生,也和職業軍人一樣,以勇烈自詡,慷慨陳辭。李續賓則十分含蓄,身處大庭廣眾,整天一言不發。他與人交往,木訥寡言,心裡有什麼想法,頂多流露於表情。這一點與曾國藩頗為相似。他有一句口頭禪,經常掛在嘴上:“事由心定,不要張皇。”
李續賓被羅澤南收為弟子後,對老師畢恭畢敬。但他不喜歡讀書,終究算不得讀書人。他在老師面前表現得一無所知,一無所能,只是洗耳恭聽。其實他對軍事是勤于思考的,常常有所心得。在羅澤南的這支部隊中,羅澤南生前,自然要主持大局,但戰守機宜,卻是由李續賓決斷的。羅澤南去世後,李續賓接管部隊,只是從後臺走向了前臺。 電子書 分享網站
1857年,咸豐七年(4)
李續賓在實際利益面前,也是非常謙讓。打仗時,他讓別人去對付弱敵,自己與強敵搏殺。衝鋒在前,撤退斷後。
軍餉和武器,他都把好的讓給友軍。分兵時把精銳給予別的將領,將弱兵留給自己統轄。友軍遇難,他總會馳救,不惜犧牲自己。
他沒有把軍中所餘的二萬兩養廉薪俸寄回家,而是用於資助曾國藩的軍營和彭玉麟的水師軍營,還資助過曾國荃的吉安軍營。李元度駐軍貴溪,軍餉告盡,李續賓也資助了五千兩銀子。
李續賓自己剛毅木訥,挑選軍士的標準也按照自己的模式,要求懂得廉恥,誠實勇猛,敢於作戰。
他對部下非常友善,從來沒有嚴辭厲色。部屬對他心悅誠服,樂於為他效力。胡林翼將巡撫標兵一萬名撥給他指揮,將士們無不心服。
他的部隊號令嚴明,如有違反紀律者,他會揮淚斬殺。部隊經過州縣,他不見客,也不索取供應。
李續賓打起仗來,卻是另一副模樣,驍勇非凡,鋒銳難當。他善於出奇制勝,也善於以少勝多,戰法上雷厲風行,力求先手製敵,而他後來的慘敗,就是因為用兵莽撞。但他在困境中從不喪失勇氣,危難時一絲不亂,安閒鎮定。
李續賓經常感嘆:“天下本來沒有難事,你以為它難,它就真難了。如果心裡根本就不覺得有什麼困難,自然就有辦法克服困難了。如今怎麼會沒有平亂的幹才?只是因為用心不誠。即便有平亂的決心,但做事猶疑不決,所以就難辦了。軍事的勝敗,就是比誰利誰鈍。所謂利鈍,大約先走一步為利,落後一步為鈍。如果沒有決心,辦事又不果斷,那就只能失敗了。自從戰火燃起,賊寇每次都領先一步,官軍每次都落後一步,一招放縱了敵人,就成為滔天大禍。”
湘軍營制是羅澤南創立的。編隊立哨,略仿戚繼光的部隊編制。長期實行之後,很多將領有意於改變營制,唯獨李續賓堅守老師的初創。他說,創立營制的人,只求宏觀上的穩妥,執行營制的人,則應在細節上予以完善。
李續賓長期與太平軍作戰,洞悉敵我雙方的長短,得到一些制勝的秘訣,彌補了曾國藩作戰思想的不足。
他寫信給王錱說,太平軍飄忽不定,用兵靈活。湘軍總是為太平軍所牽制,行動笨拙。如果不改變戰法,就無法打敗太平軍。
李續賓認為,圍城的部隊和防守關隘的部隊,固然應該穩定,不能亂動。但太平軍善於乘虛而入,總是攻擊湘軍的弱點,想方設法將湘軍引入圈套。湘軍明知有陷阱,也不得不跳下去,因為湘軍沒有專門的流動部隊靈活作戰,無法風馳電掣一般地預先扼制敵軍,使他們的計謀無法得逞。
李續賓提出,一定要另外建立一支打運動戰的的部隊,才能取得功效。流動部隊專門攻擊運動中的敵軍和增援的敵軍。敵軍一到,便予以迎頭痛擊。敵軍失敗了,便攔尾猛追,務必使敵人無虛可乘,無瑕可攻。圍攻部隊可以將死守的敵軍置於死地,流動部隊則可以不讓敵軍四處為患,這樣,戰局就能澄清了。但是,流動部隊是因敵而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