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號已經冒起滾滾濃煙,船體開始傾斜。
接下來的戰鬥可想而知,俄艦紛紛在旗艦命令下撤離戰場,部分艦隻卻拒絕執行命令,兇悍的“克萊姆爾”(克里姆林)號,全速前進,妄圖以它巨大的撞角撞沉攝政王號,但在中國船艦高效的速射炮射擊下,船體中連續傳來爆炸聲,很快就在沖天水柱中慢慢下沉。
何伯遠遠的看著這一幕,毫無疑問,中國海軍在新嘉坡附近海域的這場截擊戰,多多少少也有向大英帝國海軍展示實力的意圖。
這場海戰,給何伯印象最深的並不是中國人的魚雷,因為魚雷艇雖然出奇制勝,但只要給中低等噸位的鐵甲艦多配備連珠炮作為護衛艦,就完全可以抵禦魚雷艇的威脅。
令何伯印象深刻的是中國海軍的整體作戰素質,超高的效率,快速的反應能力,以及嫻熟的船艦操控,當然,還有中國人先進的火炮系統和那堅不可摧的鋼甲。
很明顯,如果帝國海軍再這麼妄自尊大下去,早晚有一天會被中國人趕超。
幸好,現在還有時間。何伯已經迫不及待的要給帝國海軍部發報,講述他看到的一切。
1870年9月初,近十年來世界海軍最大規模的戰爭——“馬六甲海戰”,以俄國人退卻告終,不到一天的短短時間內,俄國海軍便被中國人擊潰,旗艦“彼得大帝”號沉沒,其餘鐵甲艦被擊沉五艘,擊傷俘虜四艘,可謂損失慘重。
俄國鐵甲艦戰術理論奠基人格里戈裡?伊萬諾維奇?布塔科夫上將飲彈自殺。
而就在“馬六甲海戰”的當日,普法戰爭正式爆發,雙方數十萬大軍激戰在邊境,這也使得中俄海戰的訊息在歐洲被普法戰事進展的鋪天蓋地的報道掩蓋,但對歐洲各個海軍強國來說,尤其是對於英國人來說,中俄海戰帶來的反思和啟迪是如此的巨大,思想活躍的中國海軍,第一次成為海洋霸主認真對待甚至接受其某些戰略思維的物件。
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