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部分

域,微人來自汾河流域,盧人來自蠻河流域,彭人來自烏江流域,濮人來自嘉陵江流域,基本上佔據了整個關中平原及其西北、西南地區。甚至,跟隨武王長途奔襲的那些巴蜀戰士還只是冰山一角,他們身後所各自擁有的那一方水土才是“巴蜀之師”的真正含義:巴蜀地區始終為武王伐紂提供穩定的後方、不絕的後援,和極其廣闊的戰略縱深。

岐山,實際已動員了大半個中國的資源和力量與商王朝決戰,勝負之數,可想而知!

這種立足巴蜀、通謀天下、縱橫萬里的政治智慧,著實讓後世梟雄們受益非淺。三國時期的“智聖”諸葛亮這樣說過: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諸葛亮《隆中對》)

益州,就是巴蜀之地;荊州,也是巴蜀的延伸。諸葛亮給劉備出的點子,說白了就是西周文武圖商、秦王統一六國和劉邦平定天下的成功經驗。你看,從兩週、秦漢到三國,一千三百年的天下大勢,表面上看是在中原逐鹿,底下的功夫卻全在巴蜀。

但是,一個更大的疑問浮上心頭:這樣強大的後援力量,岐山又是怎樣聯絡上的呢?難道,當時也出過一個“諸葛亮”嗎? 。 想看書來

丹水秘道

回過頭來,我們還要看看前面那個沒怎麼說清楚的“髳”。

《牧誓》這樣重要的官方檔案,對盟國的排位一定經過仔細的推敲。何況“禮”源於周,重視禮儀的傳統,不會讓武王犯下顛三倒四的低階錯誤,這就更讓我們確信,《牧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