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部分

腱斷裂及開放性跟腱斷裂。前者多發生於中年人,劇烈運動或勞動時發生,後者如足跟上方有鐵鍁、鋤頭利斧、鐵條等切割傷,除注意面板傷口外,要注意跟腱斷裂傷的可能性,跟腱斷裂傷常表現為足跟部劇烈疼痛,跟腱部腫脹、斷裂處可捫及或見到裂隙及缺損,站立位足跟提起時,疼痛及裂隙增大,嚴重者不能提起足跟。

踝關節結核。發病緩慢,常有扭傷史,區域性可有腫脹,疼痛較輕,但關節活動受限明顯,區域性常伴有竇道,應想到踝關節結核。

跟骨骨骺炎。多見於兒童及少年,以足跟痛為主,有時有運動量大等誘因。

跟骨骨刺。即跟骨骨質增生,多見於中老年,足跟痛為主,X 光拍片有助於診斷。

疲勞骨折。外傷性足部各種骨折,都能引起腳痛,而疲勞骨折因無明顯外傷史常被延誤診斷及治療。本病多見於長途行走及行軍中,由於肌肉疲勞,足弓下陷,第二、三蹠骨頭負重增加而發生骨折,最多見於第二蹠骨頭負重增加而發生骨折,表現為前足痛,勞累後加劇,休息後減輕,2 ~3 周後足底前部可摸到骨性隆起,拍片多顯示骨折已癒合,骨痂增多。

母外翻及母囊炎。表現為母趾關節過分凸出,容易發生壓迫性滑囊炎(稱為母囊炎)。急性炎症時,區域性紅腫、疼痛,且常波及2 、3 、4 蹠骨頭疼痛,影響行走。

嵌甲和甲溝炎。多由於穿鞋過小所致,表現為母趾內側趾甲嵌入相鄰甲溝之組織中,區域性疼痛,紅腫,嚴重者感染並有膿性分泌物,行走時疼痛加重,其餘各趾亦可發生嵌甲和甲溝炎。

平底足。是常見的足部畸形,表現為足弓消失,足前部外展,行走時易疲勞,痠痛,重者足內側灼痛,可放射到小腿外側,同時平底足容易併發胼胝(即足底面板角化層侷限性增生),出現足底疼痛,雞眼也可引起足痛。紅斑性肢痛症。一般多發於青年女性,表現為兩腳面板髮紅,發熱,多汗,遇熱時疼痛加重,遇冷緩解,也有累及兩手者。

頸肩痛

頸肩痛主要痛點在肩關節周圍,故稱肩關節周圍炎,簡稱肩周炎,俗稱凝肩、漏肩風或凍結肩。起病多因肩關節周圍組織,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凍、外傷、感染所致。不少患者是由風溼病引起的。其主要症狀為頸肩持續疼痛,患側上肢抬高、旋轉、前後擺動受限,遇風遇冷感覺有沉重隱痛。如不及時治療,拖延日久可使關節粘連,患側上肢變細,無力甚至形成廢用性萎縮。該病多見於50 歲左右的中年人,青年與老年人也有發生。疼痛特點是胳膊一動就痛,不動不痛或稍痛,梳頭、穿衣、提物、舉高都有困難。發作嚴重時可疼痛難忍,徹夜不眠。一般治療方法如下:

1。對抗療法此病主要是肩關節周圍組織發生的病變,常致關節發生粘連。為此,功能鍛鍊和區域性推拿、按摩、被動與主動肩關節運動等,是防止肩關節粘連、肌肉萎縮和恢復健康的根本辦法。對抗療法要持之以恆,以自我鍛鍊為主,其做法:每天晨起後自覺做3 種鍛鍊。第一,自動按摩運動,即用健側手揉按病肩部肌肉,由上至下、由前至後反覆作按摩運動30 次;第二,肩關節運動,即將病側上肢向前高舉、向對肩高舉、向後旋至對肩的肩胛部、將手在胸前做圈形旋轉活動,每個動作各30 次;第三,肩肢上舉運動,即預先在牆或樹幹上作好標度,然後用最大氣力忍住疼痛將手臂由低到高地上舉,使手指觸到自定的標度,連續做30 次。3 項共做肩部活動180 次。如能忍痛堅持,緩慢漸進,鍛鍊1 個月,病痛可不治自愈。此法最有益於防止病殘和儘快恢復功能。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危險訊號以及應急處理(4)

2。伸縮療法病人直身跪坐於軟墊物上,將兩肩頭儘量聳起,頭頸儘量縮排(似乎感到兩肩頭要碰上耳朵),然後將兩肩儘量用力下落,這樣反覆伸肩、縮頸各30 下(見圖3…17),對肩頸痛(所謂“蹩筋”)有很好的療效。

3。推拿療法此法主要由術者做4 個拿摩動作:

(1)病人端坐,術者站在病人背後,一手置於病人的病肩上,另一手的手掌置於病人的同側肘下;當患者手臂外展向上時,置於病肩上的手用力下壓,以阻止胸廓肩胛骨的運動,置於時下的手用力向上推,使病人的手臂儘量往上伸展,如此反覆進行20 次。

(2)術者面對端坐的病人,一手手掌置於病人病側肘下,另一手握住病人病側手腕,將其上肢向外作環形轉動,如此反覆轉動2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