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冷笑。浮雲浮廣來辭行,心中也是暗暗稱讚:真不愧是紫陽師叔,當今道宗!和玄虛老師一樣的道骨仙風!於是留下四個機靈的徒弟服待師叔,這才回華山辦事。他們急著開啟劍房,至於聯絡的事,自然交給門下。
在飛雲堂大廳,楊青衣剛想說話,被張海潮止住。紫陽真人擺了個poss,掐指一算,說道:無量天尊,貧道昨日也曾夜觀天象,見天光暗淡,鬥牛直衝紫微星垣,東都妖氣萬里,吉凶難料;必有奸佞當道,惑亂君王。今日貧道登高望遠,觀雲辨氣,有大羅金仙步虛而來,言道:
蟠桃會上龍涎香,
挫骨揚灰伊洛廣。
寒丹九轉化野鬼,
清君除妖升紫陽。
貧道還想問個明白,那金仙雲收霧散,須臾不見了蹤影。貧道百思不得其解,問了八次易卦,卦卦都不同(廢話,信手散出去六爻能相同嗎?)。諸位都是賢能之士,可否教我。
師弟乙道:蟠桃會上龍涎香,難道是說大國師潘涎?那第二句又是什麼意思。
師弟甲道:這還用問嗎,那是說當今萬萬、、、、、、
這下就明白了,大羅金仙四句真言,乃是說:潘涎和楊廣在東都用人煉丹,除妖佞清君側全靠紫陽真人出力。
楊青衣心道:難道真是神仙下凡,連我們想說沒說的事都有上天告示。
趙敬之可是個不信邪的,估摸昨夜被這死道士偷聽去,在此裝神弄鬼!於是說道:紫陽真人不愧是得道高人,依真人所見,又該如何是好?
張海潮不過隨口忽悠兩句,能有什麼辦法搬倒潘涎,因此只好踢皮球:此事必得貴人相助,趙幫主想必就是那貴人吧?
趙敬之還想削他面子,有弟子送泥封快信,正是師傅的封印。大意是:高麗使者無理,已惱了萬歲,要征討之。著趙敬之帶得力人手快速返回西京,然後同赴東都狠狠折辱高麗使團,希望能平息萬歲怒火,不要輕起兵戈。
趙敬之心道:這些高麗棒子,自以為是,上次班門弄斧,要和大隋鬥詩詞文章,被太學博士羞辱得抱頭鼠竄。這回又搞什麼名堂把皇帝惹惱了,乾脆滅掉高麗算了,師傅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突厥是跑得快打不著,難道這些遼東的磚頭瓦片也能翻了天?這正是男兒立功報國的好時候啊!
師傅的話就是聖旨,飛雲堂立刻抽出一支兩百人的隊伍,趕往長安。青衣紫衣紫陽真人,則要在年前把鹽州的青白池拿下。關西的井鹽不夠賣呀!蜀道難,巴鹽沒什麼指望,剩下就只有去鹽州搶地盤了。
楊紫衣鋪開地圖,指出雍縣的位置,然後往上,沿著涇水到北地郡定安城(250裡),再到弘化郡合水城(110裡),而後從馬嶺水河谷向北,翻過不太高的白於嶺,就到了鹽州郡五原城(440裡),青池白池就在城外三十多里。實則是兩個大鹽湖,估計含鹽量可比死海,湖邊到處是鹽砂,湖底能鑿出像階石般的鹽塊,連煮都省了。其中青鹽味道要好一點,白鹽較苦,但產鹽量是天文數字,青池就遠遠不如了。可是有個大問題,過了白池就是長城,那是突厥最恨的東西。過了長城就是白池,那是突厥喜歡的東西。這一段是戰爭多發區,並不像太原郡,突厥隔年進擾,白池就像突厥家的鹽桶,隨要隨拿,他們就在長城外面放牧!這段牆年久失修,到處是缺口,就算沒有口子,你去哪弄那麼多兵天天站到牆上?就算有兵站到牆上,他們吃什麼呀?吃鹽還是沙子,反正突厥是不會把牛羊送過來的。長城警示意義比較大,就好像是界碑,提醒外國人,這是大隋領土,沒有護照不許入內!可突厥全是馬賊,愛理不理。要是運氣不好,很可能會被突厥幹掉!
五原城是座軍塞,在此處建城並不是想要這裡的鹽,只是不想突厥那麼容易得到鹽!想要可以,用命來換!這是文帝為了平邊患想出的方略。五原城的使命就是殺死來採鹽的突厥!突厥大軍不止一次圍困五原城,可那又能怎樣,你出動幾萬人來搶點鹽嗎?隨便,實際也弄不了多少。西邊的回樂城,東邊的巖綠城,會把大軍在三天之內迂迴到突厥背後,進行合圍!突厥可以偷偷摸過長城,但是想回去的時候,就會發現,長城上全是兵!
三座軍塞互成犄角之勢,突厥吃過虧,不會派大股來採鹽。實際情況是白天五原軍採,夜裡,小股突厥人採。心情好的話,誰也不理誰,心情不好,就幹一仗!他們誰是好惹的?就憑飛雲堂這百八十人?連突厥的小股都算不上!也想讓五原軍低頭?
楊青衣卻道:此事不難,抬出師傅的招牌,五原軍絕對不敢把鹽賣給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