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天……”
李雲龍正要發表他的看法,便聽到外面喊了一聲:“報告,緊急情報。”
是特戰隊派遣的戰士回來了,並帶回了日軍正在集結兵力,修築防禦工事,封鎖根據地的訊息。
李雲龍走到地圖旁,用鉛筆圈住了那幾處地點。
趙剛說:“老李,雖然特戰隊只瞭解到了兩個方向,但想來另外兩個方向的日軍,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既然是封鎖,那就不可能留下缺口。
李雲龍自然是想到了,對後面的戰士說:“把偵察排的排長叫來。”
小鬼子在哪裡修築了封鎖工事,集結了多少兵力,都得派偵查的戰士打探。
但如果所料不錯的話,李雲龍又在地圖上圈了兩個位置,應該就在這裡。
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總共有五條通向外界的路,要全部堵上,新二團就只能在方圓一百里的範圍活動了。
趙剛眉頭緊皺著,死死的盯著地圖,沒想到日軍動作這麼快。
“老李,一旦封鎖形成,日軍下一步就是圍剿了。我們不能讓日軍太輕易的達到目的。”
李雲龍也認可:“沒錯,不能讓他們修的太安心了。通訊員,去把張大彪給我叫來。”
把手下的頭號戰將叫來,肯定是要打仗了。
趙剛卻不知道李雲龍是怎麼謀算的。他也沒有著急追問,而是站在一個軍事指揮官的角度來考量。
上一次的伏擊戰,給了他很強的信心,戰爭年代,多掌握一些指揮作戰的本領沒壞處。
首先日軍的重兵封鎖,肯定意味著接下來要圍剿。
按照以往的經驗,部隊應當掩護老百姓轉移,然後突圍出去跳出敵人的包圍圈。
現在敵情發現的早,一切都還來得及。
趙剛盤算著動員百姓轉移,部隊突圍的事情。
不知不覺的就過了好一會,張大彪已經到了門外,洪亮的嗓門:“報告,參謀長張大彪前來報道。”
理論上,參謀長已經是團長政委之後的三把手了,基本上可以平起平坐。
可張大彪還是像當營長那會,依舊以下級自居。
李雲龍沒有理會那些,讓一旁的作戰參謀,給張大彪通報了情況。
然後又問:“你是怎麼想的?”
張大彪當即回答道:“那肯定不能讓小鬼子安心的做好佈置,得揍他丫的。”
全在李雲龍的預料中,他就知道會是這樣的答案。
李雲龍說:“其實中條山是個好地方,地形險要,中央軍能在這兒守了三年,咱們也能守住。
鬼子不來一個師團,就甭想啃掉咱的陣地。”
自從黃崖洞以一比六的兵力,扛住了日軍進攻。
對於陣地防守戰,李雲龍算是頗有心得了。
再加上新二團近半年的發展,自動火力的增加。他現在有信心扛下十倍敵人的進攻。
那就是日軍一個師團。
張大彪倒是沒有李雲龍那樣的自信,但也覺得尋找一個合適的地形,扛下五倍的敵人絕對沒問題。
日軍要真動用一個師團來圍剿他們新二團?那也太看得起他們了。
比中央軍的一個軍都頂了。
“但是,咱們沒有那麼多的糧食彈藥。尤其糧食,全團目前的糧食只夠吃十八天的。”
李雲龍嘆了口氣,意外往往是不以人的意志來決定的。
如果是秋收之後,有足夠的糧食,他非得跟鬼子硬碰硬,狠狠的崩狗日的幾顆大牙。
“團長,那咱們準備突圍,先跳出鬼子的包圍圈,別讓困住了。”張大彪出了個主意。
只要別被鬼子困在一個地方,買賣,徵收糧食,哪怕是從日偽軍手裡搶,總會有解決辦法的。
活人不可能讓尿憋死了。
趙剛看向李雲龍,他跟張大彪的想法一樣,只是多加了一條,把老百姓也轉移出去。
畢竟日軍拿他們沒辦法,肯定會拿老百姓出氣的。
李雲龍說:“那是一個暫時解決問題的辦法,但總不能鬼子一來封鎖,咱們就轉移。
得讓小鬼子吃點苦頭,把狗日的打怕了才行。”
他是這麼想的:
張大彪帶兩個營,還有那新招收的一千人,攜帶一個星期的糧食,向外突圍開啟突破口,掩護老百姓轉移。
少了一半吃飯的嘴,全團剩餘的糧食,就足夠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