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部分

1506年哥白尼回到祖國,在弗羅恩堡大教堂擔任教士。從此,他獲得了一定的物質保障與充裕的時間,來從事他所熱愛的科學研究工作。

為了研究方便,哥白尼特意選擇了教堂圍牆上的箭樓作宿舍兼工作室,在裡面設定了一個小小的天文臺,用自制的簡陋儀器,開始了長達30年的天體觀測。正是在這裡,他寫下了震驚世界的鉅著《天體執行論》,其中選用的27個觀測事例,就有25個是他在這個箭樓上觀測記錄的。

《天體執行論》共有6卷。在書中,哥白尼大膽地提出:“太陽是宇宙的中心,所有行星都圍繞太陽運轉;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繞太陽運轉的一顆普通行星。”

“人們每天看到的太陽由東向西執行,是因為地球每晝夜自轉一週的緣故,而不是太陽在移動。”

“天上的星體的不斷移動,是因為地球本身在轉動,而不是星體圍繞著靜止的地球轉動。”

“火星、木星等行星在天空中有時順行,有時逆行,是因為它們各依自己的軌道繞太陽轉動,而不是因為他們行蹤詭秘。”

“月亮是地球的衛星,一個月繞地球轉一週。”

哥白尼還在這本書中批判了托勒密地球是靜止的理論。指出地球在運動時,人們只所以覺得是整個宇宙在轉動,猶如人在行船上,不覺船動而覺得陸地和城市後退一樣。地球不動是假像,地球繞太陽轉動才是真實。

哥白尼知道,他的“太陽中心說”必將給封建教會以沉重的打擊,必將暴露上帝創造世界說法的荒謬。所以他躊躇了很久,直到他已是69歲的老人時,才同意將他的《天體執行論》出版。1543年5月的一天,當拿到這本書時,他已經癱瘓在床一年多了,他只摸了摸書的封面,便欣慰地閉上了眼睛。

哥白尼創立的“太陽中心說”從根本上改變了舊的宇宙觀,揭穿了宗教神學偽造的謊言,在科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自然科學便從宗教神學中解放出來。

(本章結束)…恆言電子書

培 根

1561年培根出生在英國倫敦的一個貴族家庭,父親是女王的掌璽大臣,母親也是貴族出身。培根小時候身體很弱,經常生病,但他卻很愛學習,喜歡閱讀比他的年齡應讀的書更為高深的書籍,13歲時便進入英國著名的劍橋大學讀書。培根只在劍橋住了3年。當時的劍橋受“經院哲學”的統治,不重視科學研究,而注重研究神學,用繁瑣的方法來證明宗教教條的正確。培根對此非常反感,於是便離開了那裡。

1620年,培根總結了他的哲學思想,出版了《新工具》一書。在書中他響亮地提出了“知識就是力量”的觀點。他指出,要想控制自然,利用自然,就必須掌握科學知識。他認為真正的哲學必須研究自然,研究科學。為此,他十分重視科學實驗,認為只有經過實驗才能獲得真正的知識。

《新工具》一書的出版,得到了全歐洲學者的極大讚賞,因為這種思想既是對反動的經院哲學的有力批判,也是對人們探索自然的鼓勵。

培根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哲學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散文作家。在他的一生中,雖然有繁雜的事務分心,可他在寫作上從來沒有懈怠過,他一生寫下了不少光輝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傳世之作是1624年出版的《論說文集》。

《論說文集》最能體現培根的寫作風格:文筆優美、語言凝練、寓意深刻。這本書中的文章從各種角度論述了他對人與社會、人與自己、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許多獨到而精闢的見解,使許許多多人從這本書中獲得薰陶指導。如:

“一個自身無德的人見別人有德必懷嫉妒”。

“沒有友誼,則世上不過是一片荒野”。

“最能保人心神健康的預防藥,就是朋友的忠言規諫”。“思想中的疑心就好象鳥中的蝙蝠一樣,永遠是在黃昏中飛的。疑心使君王傾向專制,丈夫傾向嫉妒,智者傾向寡斷和憂鬱。”

“狡猾就是一種陰險邪惡的聰明。一個狡猾人與一個聰明人之間,確有一種很大的差異,這差異不但是在誠實上,而且是在才能上的。”

“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後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

培根一生在學問上成就很大,然而作為政客他飽嘗了仕途之艱辛。做女王掌璽大臣的父親去世後,他一直未得到女王的重用。直到詹姆斯一世當政,他才逐漸得到升遷,先後擔任過法院院長、檢察長、掌璽大臣等,還被封男爵、子爵等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