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部分

的藝術本身也是光榮的事。

“文藝復興”名義上是為了恢復古典的文學藝術,實際上是當時新興資產階級藉此名義來發展科學技術,要求在思想上擺脫封建主義的束傅,要求關心人、尊重人、一切以人為中心,給人以個性自由和人身自由,強烈反對以神為中心的封建教義,反對人一出生就有罪的說法,認為人是偉大的,人應享用人生的快樂,人應該掌握自己的命運。但這種思想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是當時的進步思想。著名義大利詩人和學者波特拉克(1304—1374年)第一次提出了和基督教教會抗爭的這種進步思想,因此他被認為是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人物,被稱為“人文主義之父。”

和波特拉克同時代的著名人文主義者還有但丁和薄伽丘。但丁的《神曲》把歷史上和當時社會上的主教和僧侶都打入地獄,甚至給活著的基督教的頭頭教皇在地獄裡留了一個位置,這是對基督教大膽的反抗。薄伽丘在他的《十日談》中,尖刻地諷刺和挖苦了當時的教士和貴族,對人的智慧和奮鬥精神大加歌頌,這是對教會大膽的挑戰。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的過程中,關於《君士坦丁獻土》檔案和真偽的爭論一事更促進了文藝復興的發展。

基督教的羅馬教皇,是宗教的領袖,被稱為“爸爸”。他還擁有大片的領地,形成了“教皇國”,羅馬教皇就是這個“國”的“皇”,權力高於歐洲各國的君主。

做為宗教的領袖,教皇是怎樣擁有土地的呢?原來,在公元750年,法蘭西國王“矮子”丕平曾把義大利中部的一大片國土獻給教皇,才形成了這個“教皇國”。但教皇認為法蘭西國王的聲望太小,只有古羅馬皇帝才能代表全歐洲,所以教皇偽造了一個檔案,聲稱“教皇國”是四世紀初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大帝呈獻的,而且整個羅馬帝國都臣屬於教皇。據此推理,那麼整個歐洲都應聽命於教皇。從此,代代教皇都把個偽造檔案當做自己至高無上權力的憑證。

到了15世紀,有一個天才的義大利歷史學家瓦拉,他精通古代語言文字,經過研究他發現《君士坦丁獻土》的檔案是用8世紀的拉丁文寫的,而君士坦丁大帝是4世紀的人,他怎麼能用8世紀也就是幾百年以後的拉丁文字寫檔案呢?瓦拉拆穿了教皇騙人的把戲,把教皇“神聖”的假面具揭露出來。

《君士坦丁獻土》是象徵教皇權力的檔案,這檔案都是假的,那教皇的權力又怎麼能是至高無上的呢?因此,中世紀基督教統治的大廈就搖搖欲墜了。那麼基督教宣揚的絕對權威等觀念也受到了衝擊,以人為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打了一個大勝戰。

這樣,人們的思想從教會的精神枷鎖中終於解放出來了,人們終於可以充分自由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了!人們在學習古希臘文化的基礎上,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創造出許多輝煌的藝術精品。當時文藝復興的最大中心是義大利的佛羅倫薩。佛羅倫薩的藝術家們在建築、繪畫和雕刻等方面都取得了偉大的成就。

建築家布魯列民斯建築的佛羅倫薩大教堂的中央圓頂,有20多層樓高,在周圍建築物的映襯下,顯得無比的雄偉和壯麗,毫不遜色於中世紀的其他教堂。

多納太羅雕刻的藝術品以逼真生動著稱。其中為帕都亞城城中廣場雕刻的軍人騎馬像最為人稱道。這座雕刻充滿生氣,顯示出軍人的英勇和威武,是件完美的藝術珍品,是件令義大利人自豪和興奮的傑作。

達·芬奇既是藝術家,又是科學家,是位多才多藝,學術淵博的文化巨人。他的傑作《蒙娜麗莎》至今仍在法國羅浮博物館。它抓住了一代又一代觀眾的心。透過一位少婦的肖像,達·芬奇表現了人物內心豐富而細膩的內心世界。她那優美、端莊、發自內心的微笑,猛然看去,給人一種柔和、溫馨的感覺;當走近畫像時,她又彷彿是在嘲諷她的微笑,使人浮想聯翩,令人遐思不已。達·芬奇的繪畫《最後的晚餐》被譽為“人類繪畫的極品”,他描繪耶穌在被捕前和門徒的聚餐,耶穌向門徒說出“你們中有人出賣我”時,12門徒震驚時的各種動態,維妙維肖地勾勒出不同人物的心理,後代同一題材作品無一能超過達·芬奇。晚年,達·芬奇致力科學研究,遺留下七千多件速寫、手稿和設計圖。從中人們發現他在哥白尼之前就否定過地球中心說,在牛頓之前提出了重力法則。他還設計過飛機、戰艦、自動車床和蒸汽機等。恩格斯讚揚達·芬奇的科學貢獻時說:“多種多樣的重要發明都得歸功於他。”

和達·芬奇同時代的米開朗基羅,在建築、雕刻、繪畫上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