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東西,結果被許梁一口拒絕。
三人無奈,只得怏怏退出縣衙後院。
鐵頭找的新家位於鎮原城東面,靠著拆掉的韓王別院附近,原本是一家鎮原富商的宅子,那富商眼見陝西局勢不穩,想著搬到江南一帶去定居,便痛快地將宅子轉手給了許梁。
宅院佔地極廣,正門緊挨著鎮原正街道,紅牆朱瓦,屋舍連篇,一道迴廊將宅院分成前後兩院,前院有正廳,廂房,小型的石磚廣場,後院是女眷住處,一溜兒小房間繞著中間一處花園子而建,園內亭臺水榭,幽靜雅緻,倒有些江南人家的味道。
能在鎮原城內找到這樣一處安身的宅院,馮素琴等人也很喜歡。將正門的牌匾換上許府的牌子,一大家子人便安頓下來。
鎮原城內的居民仍在陸續增加,而原知縣許梁被罷官的訊息也在坊間傳開。不少人聽說之後拍手稱快,當然也有部分人在替許梁抱不平,而原本要舉家遷到鎮原來的百姓聽說那個在過萬流賊攻城中守住了城池的許知縣被罷官之後,對要不要搬到鎮原來一時拿不定主意。
黃縣丞執掌鎮原遇到的第一件麻煩事隨即而來,十幾家在守城戰中被強借了糧食的店家揣著借條找上縣衙來,要黃縣丞付買米錢或者還糧食。
那個樓記糧店的黑瘦掌櫃也找上門來,說樓記上百石糧食不翼而飛,要縣衙賠償損失。
鎮原縣衙窮得叮噹響,原本售賣韓王別院的材料倒進帳了兩千多兩銀子,只是戰後依許梁的意思,兌現了些戰死明軍的撫卹銀,又補發了縣衙裡書吏,役差,牢卒們兩個月的餉銀錢,如今縣庫裡現銀僅餘二百多兩,付個兩三家糧店還行,十幾家一起來,哪裡能夠?
黃縣丞沒辦法,對著十幾個糧店掌櫃的又是賠禮又是道歉,在保證來年八月秋收後連本帶息全都還清之後,才把十幾家拿著借條的商家送瘟神般送走。
最後剩下樓記糧店的掌櫃在大堂裡要賠償。
這個無憑無據的賠償黃縣丞是萬萬不能答應的。莫說黃縣丞不清楚許梁有沒有藉故私吞了樓記的上百石糧食,就算是許梁私吞了,那也是打著鎮原縣衙的名頭去做的。這等惡名,黃縣丞自詡道德君子,如何肯背?
樓記掌櫃左說右說,唾沫說幹,黃縣丞就是不認帳。偏生樓記掌櫃的又拿不出確切的證據,兩人在縣衙大堂裡爭得面紅耳赤。
一個說是,一個偏不承認,還要看證據。
樓記掌櫃氣呼呼地走了,走之前摞下狠話,說要讓黃縣丞見識見識得罪樓家的後果。
這些事情,許梁是事後聽黃子仁說的。許梁被解職了,黃子仁還在幹著他巡檢的職務,手下掛名巡檢司的兵勇已經擴充到一千六百多人,其中的六百人被萬文山帶著到了鎮原城東南邊二十多里外的雞頭山下安營紮寨,藉著巡檢司操練的名頭駐紮在那裡,以備不時之需。
一時之間,許梁成了鎮原城裡最清閒的人。每日在鎮原城內四處逛逛,回到許府內練練大般若功法,將那入門八式刀法每式練上上百遍,然後便躲到許府後院陪著馮素琴下棋聊天,看上去整日無所事事。
寫給幹伯父江西布政使司左參政黃維中的信半月前就已經寄出去了。
被解職的當天晚上,黃子仁特意跑來找許梁,問起日後的打算。許梁想了想,便說道:“我覺得還是向我那幹伯父求救保險一點。雖說洪承疇也讓人轉告說會找機會讓我官復原職,但我們剛來鎮原不久,與那洪知府交情也不深,是以,洪知府說的話未必靠譜。”
黃子仁聽了,也深以為然。當晚,許梁便寫好信,次日就著人送出去了。
之後許梁便一邊閒閒地在鎮原城內到處逛,一邊耐心地等著黃維中的迴音。
天啟七年十月十六日,鎮原下了一個多月來的第一場小雨,將積在屋頂上的塵土沖刷得乾乾淨淨。
許梁陪著馮素琴等人正在後院圓亭裡下著五子棋,欣賞著雨打池塘。一名下人打著傘飛跑著穿過雨幕,邊跑邊大叫:“少爺,來信了,老家來信了!”
許梁欣喜地起身,待那下人跑進亭子裡來,一把搶過他手中的信,哆嗦著拆開看。馮素琴,戴鶯鶯,馮敏兒等人也緊張地站起來,圍著許梁,盯著許梁臉色。
許梁開始還很激動,漸漸地激動之色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陰沉。
“相公,信裡怎麼說?”馮素琴輕聲問道。
許梁將信遞給馮素琴,自己走到亭前,手拍打著欄杆,看著細細密密的雨幕怔怔出神。
信是留守建昌的葛喬所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