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們頒佈命令,“任何與民族利益相違背的行為必須杜絕。”雖然陸軍和海軍一致同意迅速武裝起來進行一場擴張國土的戰爭,但他們在應該“解放”亞洲哪部分地區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吵。日本海軍認為,只有南下奪取英國、荷蘭和法國在遠東的富饒的殖民地,日本帝國的使命才能完成。陸軍最高指揮部則主張北擊西伯利亞的夙敵俄國,以便擺脫代價越來越大的為結束“中國事件”的戰爭。

現在輪到駐朝鮮的日本軍隊的軍官了。他們自告奮勇促進實施“北擊”戰略。七月二十九日,他們不顧東京的命令,竄犯了西伯利亞與滿洲和朝鮮交界的卡山湖畔的蘇聯邊防哨所。由於擔心離這裡不到六十英里的太平洋港口符拉迪沃斯託克①的安全,紅軍不惜出動坦克和飛機,以武力反擊。由於缺少裝甲車輛和飛機,日軍很快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撤回邊界。一九三九年九月十一日簽訂了邊界停戰協定,戰事方告結束。

① 即海參威。——譯者

駐朝日軍的可恥失敗在遠征中國軍隊的勝利中得到了補償。後者在秋季佔領了武漢和廣東,控制了所有的港口和五大城市。英國試圖重開談判以結束中日戰爭,保護它自己受到威脅的利益。東京要求美國停止對中國國民黨的支援並承認“滿洲國”,否則戰爭將繼續進行下去。但是,美國堅決拒絕同意諸如此類的踐踏門戶開放政策和九國公約的做法,和平行動又告失敗。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國民黨領袖汪精衛叛變,為日本人準備在南京另立中國政府提供了所需要的領導人。但是,東京的帝國統帥部意識到,只要美國繼續支援蔣介石,蘇聯向毛澤東的遊擊部隊提供武器,日本勢必要麼接受一個勝利的相持局面,要麼派遣更多的軍隊以武力征服中國的剩下的國土。為了另覓途徑擺脫這種困境,近衛親王首相於十一月十一日宣佈建立“東亞新秩序”,以便將中國從“西方列強帝國主義野心的犧牲品”的傳統命運中拯救出來。

亞洲新秩序

近衛內閣使日本走上“解放”亞洲的討伐道路之後,於一九三九年一月辭職,讓平沼騏一郎首相的新政府來解決陸海軍之間就日本應否加入軸心閏的三國條約、從而與德國共命運的問題上發生的爭執。海相及其副手山本五十六海軍中將強烈反對結盟,認為這將導致與美國發生公開衝突,隨之而來的可能是石油禁運和貿易制裁。他們的反對意見有效地阻止了日本與德國聯盟,希特勒在對波蘭提出越來越苛刻的要求,毫無顧忌地將德國推向戰爭的時候,需要的就是這個聯盟。

東京中明它的政府“不懷任何領土野心”,這是人們聽慣了的調子。無須這種宣告,人們就可以看山,日本的“亞洲新秩序”的藍圖與希特勒的“歐洲新秩序”的計劃毫無二致。蔣介石和華盛頓都不接受這個“新秩序”,美國拒絕考慮任何違反九國公約原則的行為。羅斯福當即宣佈給重慶政府二千五百萬美元的貸款來進行戰爭。類似在南京的暴行的報道仍然出現在報紙的頭版,亨利·盧斯在《時代》週刊上發表的支援國民黨人的事業的文章,鼓動了已經受到賽珍珠文章的影響的公眾。

一九三九年春籠罩在大西洋上的戰爭烏雲使總統頗感不安,他設法避免冒在太平洋上發生衝突的風險。除了孤立主義者的壓力之外,擁有很大勢力的商業集團也反對這種冒險,儘管他們口頭上叫得不是那麼兇。他們正向日本出口填喂日本戰爭機器的石油、紡織品、機械和戰略物資,以此獲得鉅額利潤。只是到了一月,乎沼首相領導下的軍人新年閣上臺,帝國軍隊在海南島和斯普拉特利群島①登陸以後,人們才開始懷疑袖手旁觀的做法是否明智。

① 即我南沙群島。——譯者

佔領了這些近海島嶼,日本人就有了進攻菲律賓群島、香港和印度支那的跳板。

歐洲日益加劇的緊張局勢排除了英國與日本對抗的任何可能性,英國政府希望關國作出反應,派遣艦隊進入太平洋。同時倫敦的領導人試圖向澳大利亞人作出保證,他們“將不會放棄我們在遠東的地位”,並且英國外交部認為,“日本對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任何威脅,不管是直接進攻還是以遠征新加坡的形式間接進行威脅,美國都不會長期無動於衷。”究竟怎樣無動於衷,又能保持鄉長時間這是澳大利亞總理急切關注的問題。“英國所說的遠東對於我們來說就是近北,”羅怕特·孟席斯五月對堪培拉議會說,他宣佈已派代表前往華盛頓,試探“特別是在英國眼下因與德國和義大利糾纏而不能派遣必要的海軍部隊前往太平洋以遏制日本的情況下,美國政府對日本在太平洋上的侵略行徑究竟持什麼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