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五個軍團,一百萬戰鬥機械,登陸地點選擇在畢達斯星的沙漠地帶,這裡人煙稀少,就算敵方反應迅速,聯邦軍也有時間組織起穩固的防線。
未經過實戰檢測的新型‘變幻陣’軍團,讓參謀部的登陸計劃十分保守,和拉菲星的登陸相比,多了幾分謹慎小心的味道,畢竟新軍團只是人類操控者減少,並沒有戰鬥力的直接提升。
夏佐總長和路德次長都在拉菲星戰場,不願意前來畢達斯指揮,這次登陸作戰委派陸軍閒職的海希爾少將指揮,軍部還邀請了軍研院,安全部,參謀部等相關部門的代表,一同成立前線指揮部。
安東尼主席的意思很明確,既然想爭軍功,那最少也要身處前線才行,若是打勝了,那麼大家皆大歡喜,諸事不提,若是打了敗仗,這些相關部門一個也不能跑掉,這叫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第十九章 混亂的指揮室
聯盟歷15212年一月下旬,刺刀要塞前線指揮部,一面巨大的螢幕正顯示著畢達斯星球地表某處的景象,這座足有上百平米的指揮室,是刺刀要塞的工程部隊剛剛趕工完工的,為了擴建這間指揮室,伊斯特伍德少將拆掉了周圍十幾棟房間,上百平米的指揮中心甚至比極光號上的會議室還要寬大。
螢幕正前方是戰役指揮官的位置,一般設一到兩個座位,而在這座指揮室中,正前方是一溜排開的八張座椅,從背後看去,最左邊是此次戰役的指揮官海希爾少將,左二是參謀部的上校參謀雷哲,第三個座椅原本是伊斯特伍德將軍的位置,不過將軍現在已經去了艦隊,現在這個位置空著。
第四位是特別代表團的桑托斯首席,他正同自己身側的施羅奇博士低聲交談,施博士身側是代表團的另一位成員,來自聯邦安全部的翠西小姐。
最後兩個位置,一個是行政部官員,以一位是軍需部的錢世總長的助理瓊納斯,因為這兩位主要是負責軍力運送,需要時時溝通,所以才把他們放到一起。
八張指揮椅上做了七人,這是聯邦戰場上從來沒見過的奇景,每個人在身後還帶著一兩名副官,助手,再加上前線指揮室原有的幕僚,現場已經超過四十人,一百多平米的房間顯得熱鬧非常,指揮室裡顯出幾分party的味道。
刺刀要塞已經完成變軌運動,現在正同步在登陸點附近,畢達斯星氣候乾燥,僅有四分之一的海洋麵積,地表超過一半是沙漠地形,儘管恩斯特人為了利用土地,一直鋪設地下水網,這麼多年過來,畢達斯上仍舊有大片的沙漠地帶無法利用,這次聯邦軍選取的降落點,就在畢達斯最大的沙漠區,無盡沙漠的偏東方位。
畢達斯最繁華的的地區都在海洋周邊,無盡沙漠本身有五百多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沙漠中沒有一座恩斯特人的城市,距離最近的駐軍也要超過一千五百公里,如果是按照以往的戰鬥方式,聯邦幾個軍團降落到沙漠中,光是飲水供應就是個難題。
這次採用大量的戰鬥機械,操控人員降到最低,五個突擊軍團的聯邦軍人不過一千人左右,這點人的飲水,軍需部只要一艘運輸艦就能完成,連洗澡都夠了。
軍事研究院對新開發的‘變幻陣’指揮系統寄予厚望,但是未經實戰檢驗,他們仍無法保證百分百的把握,所以對於降落地點的選擇,研究院方面給出的意見就是地廣人稀,沒人最好。
伊斯特伍德少將向地面派遣了偵查小隊,帶回的情報有些詭異,據以往的情報,畢達斯星球上至少還有十億以上的恩斯特人,可是偵查小隊在田間和城市附近,根本找不到這麼人口,如果按照此次偵查來的情報,恩斯特人的剩餘數量,恐怕連一億都不到。
一年以前,聯邦軍也曾執行過小規模的地面偵查,那次的結果同樣是人口稀少,這讓參謀部十分費解,事有反常即為妖,參謀部處於慎重考慮,最終把降落地點定在沙漠附近,準備建立起穩固的地面基地後,再去偵查更詳細的情報。
這次地面登陸指揮以海希爾少將為主,其他部門的代表只有建議權,從資歷上說,陸軍部中有很多將軍都比海希爾少將合適,但軍部最後還是選擇了海希爾,原因只有一個,海希爾少將擅長與人相處,脾氣極好,那怕你當面辱罵他,將軍也能笑臉相對,這本領可不是一般人能學得來的。
軍部的幾位長官心裡清楚,儘管其他部門代表都表示不會干預軍務,可此次登陸作戰一旦發生波折,鬼才相信他們會一言不發,這幫貨們必然想減輕己方的責任,找個替罪羊承擔所有責任,海希爾少將來刺刀要塞之前,夏佐總長特別叮囑,此役勝負無關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