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2部分

火。”

沈默這才想起,是自己對他說的,無奈的拱手道:“徐大哥,徐大爺,你就饒了我吧,就當我當時說胡話……咱們就此打住好不好?”說著咬牙切齒道:“待會要是考砸了,看我怎麼收拾你。”

徐渭見他快要抓狂了,趕緊道:“算了,考完了再說。”

點名入場,一切順利。沈默坐了個不孬不好的位置,便等著髮捲考試。科考畢竟只是預備考試,沒有那麼多的繁文縟節,只考一整天,三篇大題,試題很正,一點也不難。

考試未結束,提學便在那抓緊閱卷。由於因為考生人數較多,又是他一個人閱卷,雖然提學大人是一甲進士出身,乃是寫作八股文的高手,但同時看這麼多篇文字,也難免會頭昏眼花腿抽筋,所以給予每份考卷的關注,也不過是短短十幾息,看看開頭幾句,感覺沒意思便不取。

只有看到耳熟能詳的名字,或者特別好的文章,他才會多看一會兒。所以說這種時候,名人、熟人的卷子就十分佔便宜了……糊名、謄寫這些手段,成本太高,只有鄉試才開始使用,所以提學大人能看到考生的姓名。

當看到一份龍飛鳳舞的卷面時,提學大人一看這字太漂亮了,不由眼前一亮,彷彿久旱逢甘霖一般,趕緊看看考生的名字,一看是‘山陰徐渭’,如雷貫耳。提學大人便將徐渭的卷子,用心用意看了一遍,心裡不喜道:‘這樣的文字,都說的是些甚麼話!怪不得連個舉人都考不中。’

便丟過一邊不看了。

等看到許多,又見一份清新的卷面,一看那詞真意老的文字,他心中便笑道:‘師弟功力大進,這次拔個案首卻不虧心了。’

第二四二章 江南七子

想到這,提學大人便取筆在陶虞臣的原子上細細圈點,卷面上加了三圈,即填了第一名。

擱下陶虞臣的卷子,提學大人又想道:‘那徐文長是一時名士,若不取他,怕是有人要非議我,不如把他低低的取了,讓鄉試官心煩去吧。’便把徐渭的卷子重新找出來,從頭至尾又看了一遍,便品出了一些滋味。

待再看第三遍後,提學大人不由嘆息道:“這樣文字,連我看一兩遍也不能解,直到三遍之後,才曉得是天地間之至文。真乃字字珠璣!可見才子之名不虛,卻比虞臣的才氣要強上許多!”只好對陶虞臣說聲抱歉,將他卷子上的一字下再加一橫,變作了第二名。反取了徐渭為案首。

看完徐渭這篇,再看別的便感覺索然無味,愈發覺著徐渭的文章令人回味無窮,提學大人心道:‘徐文長的文章遠勝王鏊,卻一直科場潦倒,可見這世上糊塗考官,不知屈煞了多少英才啊!’

感嘆一陣才打起精神,繼續閱卷。等到掌燈時分,提學大人已經頭暈眼花了,便準備再咬牙看幾份就吃飯,餘下的明日再閱。誰知看到其中一份,提學大人不禁渾身一震,連吃飯都忘卻了,捧在燈下反覆讀了幾遍,但見那作者並不刻意為文,其製作無奇譎之態,無藻繢之色,無柔曼之容,無豪宕之氣,卻莊雅衝夷,真醇正大。

這樣的文章讀起來,不像一般八股文那樣空洞無物,不知所云,而是讓人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讀之為其擊節叫好,思之令人默然深思。提學大人是明白人,知道一般士子寫不出這樣的文章。

因為八股文畢竟是議論文的一種,所求所問皆是與治國大道有關。而書生們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只知道人云亦云,哪裡有自己的見解?寫出來的文章未免也只是拾人牙慧,毫無新意,令考官昏昏欲睡了。

不過歷來考官也不強求,因為寫出這樣的文章,需要有宏邃之養,深遠之識,剸割之才,篤實之學。即是說思維、才氣、學識、經驗、眼光、氣度,都要達到很高的程度。遑論一般計程車子,就是他們這些翰林出身、為官多年的老前輩,也達不到這個程度。

但這位考生就達到了。

提學大人反覆翻閱著這份試卷,不停重複說一句道:“救時宰相!救時宰相!”將那份卷子讀了不知道多少遍,連飯都忘了吃,仍在感慨其中的道理。

裡邊的官員等了又等,讓下人把餐飯熱了又熱,始終不見提學大人進來吃飯。終於忍不住出去催請,提學大人捻鬚道:“吾飽矣,吾醉矣,無需酒食。”下官奇怪道:“大人尚未用飯,怎會飽了矣?”

提學大人哈哈笑道:“讀此妙文,如食胗饌;讀此高論,如飲瓊漿,怎能不飽不醉呢?”

“不知是哪位高賢的文章?”官員們好奇問道。

提學大人亮出那試卷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