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農藥,這個時代沒有,自己又沒種過地,也不好猜測這個問題,“大概不會比湖廣之地差吧。”萬曆不確定的猜測。
“一派胡言!”申時行氣的鬍子翹起,“關外苦寒的地方,怎麼可能比的上湖光富饒之地!陛下怎麼如此欺騙臣。”
申時行不信,這也情有可原,畢竟遼東的地,沒人種過,也就李成梁家在關外試著種過,但這些邊鎮家族,也和當地人一樣,或者如同蒙古人那樣騎射,種地屯田的上哪找去。
“朕還能騙了愛卿不成。”萬曆苦笑,這個申時行,自己說實話,他還不信,只得解釋道:“陝西之地比湖廣富饒不?”
不知道皇帝意思,申時行搖頭,陝西那地,和現如今的湖廣比起來,那是一個地下一個天上,完全沒法比的。
“朕也這麼認為。”萬曆點了點頭,顯然是贊同申時行的判斷,但隨即又說道:“可是朕要是問一個漢朝或者唐朝之人,是湖廣之地好,還是關中之地好,他們會怎麼說?嶺南之地比關中富饒?”
沒錯,現在大明的湖廣,在漢唐的時候,就是所謂的嶺南,就算不了解歷史,單單看古人被貶到嶺南的詩,也知道,那個時候,湖廣一帶不是什麼好地方,但是隨著開發,關中土地越來越貧瘠,湖廣的土地卻是肥沃到能夠滿足天下需要的地步。
“遼東如湖廣?”申時行吸了口氣,正色道:“皇上可確信?”
“當然,君無戲言,朕也不會開這種玩笑。”萬曆鄭重道。
“皇上,可命李成梁盡逐關外女真於北,遷內地百姓出關,如此,我大明從此無憂以。”申時行瞬間變得興奮,好啊,糧食產量阻止人口,他申時行自己知道,計劃生育的理論就是他最早提出來的,現在知道遼東能夠種糧食,大明朝的糧食問題解決,穩定就有保障了,瞬間放棄文臣的品德,提出劊子手一般的建議。
女真人朝北遷徙,啥?女真族的死活,這不在申時行的考慮之列,土司制度雖然名義上明朝的地盤,但沒有文人治理,沒有意義。
“不用你提,李成梁自己已經提出來。”萬曆笑了笑將另一邊奏疏遞給申時行,“李成梁沒經過內閣,給朕建議遷內地軍戶入關外墾荒,稀釋關外各部人數,教化女真,這主意,還以為朕不知道遼東的事呢。”
李成梁的猜測錯誤,萬曆怎麼會不知道東北這麼富饒的土地呢?馮茂這個傢伙就是自己派過去,可笑心裡打小算盤,還說的這麼義正詞嚴。
只是,這個遷軍戶到關外的建議,倒是有幾分價值,萬曆皺了皺眉心中想到想到。
第52章 軍戶改制
大明朝開國時期定下來的軍戶制度弊端太多。
朱元璋曾經自豪地說自己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按照他的想法,士兵戰時打仗,閒時屯田,並且軍戶又是世襲的,使得朝廷一直擁有足夠的兵員,但實際的結果是,施行軍戶政策之後,確實減少軍費負擔,但是軍隊的戰鬥力卻下降了,甚至到後來,軍戶更是成為了軍官們的奴隸,只能替軍官們耕地,淪為佃戶,甚至不如佃戶,軍戶制度到明朝中期就已經徹底糜爛了。
從英宗時期衛所制度逐漸衰敗,到了嘉靖年間,衛所計程車兵都已經成了笑話,最大的例子莫過於倭寇一路直竄到江陵,竟然沒有一支軍隊能夠攔得住,可見江南各地的軍備,到底成了什麼模樣。
因此戚繼光才會放棄使用衛所兵,上書改變制度,戚家軍就不是衛所軍,而是實實在在的募兵制度,最早的戚家軍,就是從浙江義烏招募的數千義烏兵。
九邊的衛所雖然蒞臨邊境,經常和蒙古以及女真部發生戰鬥,但和內地比起來,也好不到哪去,現如今九邊能夠戰鬥的軍隊,雖然出自衛所,但實際和衛所制是不符的。
李成梁的手下確實是從衛所裡招募的,但能打的不是衛所兵,而是家丁,軍官掌握衛所大權,包括財富土地分配,將優秀的資源供給手下最貼心的將士,其餘的衛所兵只能做佃戶甚至佃戶都不如,這些獲得足夠資源計程車兵就成為了將軍的私兵,也就是家丁,一個總兵的實力大小不看手下到底有多少士兵,而是看他有多少家丁,現如今的李成梁更是一度發展到擁有八千家丁,成為大軍閥。
登基後的萬曆,一直有想辦法,但對於這個制度,卻充滿無奈,自己的祖宗實在是發展了一個令人無語的制度,崩壞的衛所制度,不僅提供不了百萬大軍的效用,更甚至使得朝廷不得不重新募兵,拖國家的後腿。
現在李成梁手裡的女真農奴不夠用,倒是給自己想個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