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面施肥成為可能。他一舉成名的再生稻,第一次試驗的兩季稻畝產突破了一千二百斤,橫掃國內國外所有國家的優質稻種,令更早成名的雜交稻也黯然失sè!
如今,卿子文老師說:良美果園果樹矮化密植的技術,也是在王平老師的指導下經過實驗室的預先栽種試驗取得了成功才實戰的,良美的密植果園,正是果樹矮化密植的實戰案例!
只是,果樹矮化密植技術,究竟能為果樹種植帶來什麼好處?這麼大的密度,不管怎麼看,就算果樹被矮化了,因為密度過大,光合作用不夠,掛果也必然是死路一條!大家面面相覷,包括山本雄一和涼子小姐,都是完全不能夠明白,一點點都不能夠明白!(今天9000+完結)
Ps:好好好,爽爽爽!
爆菊成功,農民三天時間,在書友的幫助下,新書月票榜從15名躍升到11名,目前125票,不過12名也是125票,領先13名8票,所以,我們必須拉開距離。不然轉眼間就前功盡棄!13名10天更了近9萬字,今天求票漲了25票,我們農民得更加努力!
農民的目標,進入前10!
現在距離前10,差53票。
拉開11名的距離,明天連更7章21000+回報大家!
上架17天,農民已經更了20萬字,仔細核算,除去感言之類,最多差幾千字20萬字,明天再爆21000+的更新,懇求大家的一張月票支援!
戰戰戰戰起來,有挑戰才有動力!
請書友們把月票都投給農民吧!
前10前10前10,月票月票月票月票!
————
在此:鞠躬感謝永遠的海流星、凌晨心、1320516投出的寶貴月票,非常感謝!
同時感謝書友極雨情、西湖好風光、stacey三位的打賞,多謝支援!
0064章 後知後覺的痛悔(更1)
假裝上廁所的副校長劉維明的順風耳把王平的話都聽在了耳朵裡,他其實就根本沒去上廁所,在果園的小房間處轉了一下,就回來了。
王平老師說的話,他全聽見了,鍋蓋梁本來就不是很大,試驗基地,也不可能太大。他是個一點就透的聰明人,頭腦靈活非常,一聽見王平的話,就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速度回來。
矮化密植技術,他自然也是第一次聽說。
卿子文老師在農學院的試驗基地,曾經出現了果樹無意中被矮化的情況,結出來的水蜜桃,皮薄肉厚,汁水甘甜,入口即化,外觀也很漂亮,顏sè紅潤,果肉靠近桃核的位置,更是紅如朝霞,所以被卿子文老師取名霞暉水蜜桃。這變異的水蜜桃,引起了卿子文老師的注意,那個時候,卿子文老師就提出了矮化的構想,因為那出眾的水蜜桃,就是矮化出來果樹結出來的果子。
那自然變異出來的果子,唯一的缺點,就是小。大小如雞蛋,更正常的大久保品種比,那就完全拿不出手,從商業產量上來說,純粹一敗塗地,當時,沒有任何領導對這偶然發生的水蜜桃變異有過注意,大家還是堅持了把卿子文老師的果園給推掉,改建成溫室試驗區。
這就是劉維明副校長唯一一次聽到矮化這個新詞語的事情,如今想起來,這卿子文老師雖然果園被推掉了,但是這水果矮化卻上了心!
短短的時間裡。他和王平老師的共同努力下,真的摸索出了水果矮化的技術?密植,毫無疑問會造成果樹本身的矮化,因為土壤空氣水營養和陽光都是有限的。在這個情況下,果樹想長高也不可能。問題的關鍵是,果樹被矮化之後,果子很小。產量很低,任何果子,味道再好。產量上不去,就只有虧損,虧損的事情。誰還能做得下去呢?
劉維明是個很謹慎的人,在自己不瞭解王平和卿子文老師研究的真實情況的時候,他選擇了做一個好的聽講者。
王平是全能型人才,王平在共和國農學界出現後,出手從未失手,創造了多個領域的第一。從他源源不斷的發表在農刊和農業科技這樣的雜誌上的學術論文來說,幾乎農業涉及的每一個領域,他都有所涉獵,並且造詣很高,完全是專家水平。
農業本身的分類很多。也很細,隨便一個科目,比如水稻,就夠一個農學家搞一輩子。要想跨領域搞,沒有問題。但是你想在這個領域裡成為專家,那就很難,除非你jīng於一個領域。就拿桃子來說,你要研究桃子,就這一樣,夠你研究一輩子了。因為全共和國的桃子數百種。而全球,上千種不同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