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和大漢帝國,都指這個代明而立的王朝,其他朝代則要有前後左右東西南北的字首。
明帝國的法統是建立在“驅逐韃虜,恢復華夏”之上的,所以具有無以倫比的正義性和合理性。
溯源自夏商周至宋漫長時代,有五胡亂華的黑暗,有五代十國的血腥,有南北兩宋的羸弱,不過,每一次黑暗過後,華夏文明都會有偉大的復興,更勝前代,秦漢、隋唐甚至兩宋,都是如此。
理所當然的,天下各處,無論華夏蠻夷,都是無比期待,要知道,華夏文明的盛大和復興,受益者並不是華夏民族本身,蠻荒異族都會雨露均霑,從茹毛飲血到衣冠詩禮,從蠻夷成為華夏。
有些酸腐文人譏刺說,這等受益不過是對外族的滅殺,可比起佛郎機人在極西之地對當地土著所做,這等受益則是天大的慈悲了,活著,活下去,活得更好,這才是百姓民眾根本所求。
明帝國辜負了華夏和外族的期待,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的上升區間這麼短,在太祖朱元璋和成祖朱棣後,明帝**事上積極進取的攻勢就變為了守勢,被並沒有太多實力的蒙古部落打到北京城下,甚至在野戰中被人俘虜了皇帝,再接下來的近二百年間,敵人打到首都的例子還發生了好多次。
文化、經濟等方方面面都和軍事上差不多,明帝國前期的野蠻化極為嚴重,對蒙元的很多政策,明帝國沒有取長補短,反倒是吸收了那些黑暗和禁錮的東西,說起來有些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