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原來如此。”青年恍然點了點頭。

清末留洋探求富國強民之道的中國人很多,除了去國外常規學術類的大學之外,軍事學院深造也同樣十分熱門。但是與學術性大學不同之處是,學術性大學官費生、自費生都是有的,而軍事學院的學生則只有官費生。

這很容易理解,軍事之學非同小可,若學成之後不能為國家所用那留你何用?

此外,學術性大學留學歸來不一定要到官府報道,所以這些學生們剪掉辮子,回國之後也並無大礙。但從軍校學成歸來的學員,全部都是由官府分配授職,如果剪掉了辮子,縱然沒有殺身之禍也會影響仕途。

青年沉吟了一陣,微笑道:“聽口音,公子你似乎同是廣東人呀?”

吳紹霆回答道:“在下祖籍安徽,隨父母遷往江西,少年時又考入了廣州陸軍小學堂,故而獨自旅居在廣州數年。後來承蒙堂叔公吳長慶舊部的推舉,遠渡重洋去往德國深造。”

這些話並非是吳紹霆胡編亂造,而是全部源自這個身體的記憶。

當初他知道自己與吳長慶有血緣關係時,同樣甚感驚訝,暗中感謝老天對自己不薄,還能博得一個名將之後的身份罩著。不過後來漸漸醒悟,這個身份給他唯一的幫助就是推舉自己官費留學德國,除此之外一概全無。

青年有些意外,嘆道:“原來是吳老英雄之後呀!失敬失敬。”

吳紹霆自嘲的笑道:“英雄之後又非英雄,在下可不是沽名釣譽之輩。唉,如今這個時代正是需要來力挽狂瀾呀!”

青年聽了這話,心中漸漸有好感,忍不住道:“吳公子果然心有大志?”

吳紹霆嘆聲道:“自從鴉片戰場以來,我泱泱大國一直飽受內憂外患,但凡七尺男兒有誰不想尋求出路、自強救國呢?我輩再不奮鬥,遲早就淪為亡國奴了。正因為如此,恰才在下才會有‘革命尚未成功’的感嘆。”

青年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沉默了片刻後,又道:“吳公子所言極是,振興中國的大任我輩義不容辭呀。只可惜我輩英雄太少,除了同盟會孫逸仙孫先生之外,放眼宇內難出第二人呀!”

“恕在下冒犯,竊以為孫先生當不得英雄。”吳紹霆忽然說道。

他對孫中山雖然很尊敬,卻不覺得孫中山是一個英雄級別的人物。

孫中山一輩子在革命,可是一輩子也都是在失敗之中,縱然辛亥革命成功了,嚴格的說也不是孫中山的首功。辛亥革命時孫中山還遠在國外,對國內的起義甚至一點都不知情,唯一的貢獻是他那一套深入人心的革命理論,促成了這次革命之實。

青年臉色聚變,冷聲道:“若孫逸仙都算不得英雄,普天之下我還真不知道有誰能被稱為英雄了!”

吳紹霆對青年的反應並不惱火,他深知孫中山在這個時期於這些青年知識分子心中的偉大,儼然就好比是黑暗中的燈塔、人生信仰的導師一般。

“先生,在我看來,孫逸仙可謂是這個時代的偉人。偉人與英雄有時候可以相提並論,可是兩者也有區隔的地方。”他淡然的笑了笑,說道,“說一句誅心之話,我願意奉孫逸仙為革命先驅,追隨他的主義和精神,並以他的主義和精神做為奮鬥的準則。”

“哦?是嗎?”青年臉色立刻釋然了起來,不過他知道吳紹霆還有後話,於是沒有急著發表自己的意見。

“只是,在下卻不敢恭維孫逸仙的革命行動。我在德國時一直關注國內的新聞,兩年前的萍瀏醴大起義,去年的黃岡起義、惠州起義以及欽廉防城起義。”吳紹霆一口氣將自己知道的1908年以前同盟會起義全部說了出來。

當然,這些起義未必都是孫中山親自策劃組織的,而他的意思只是代指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勢力。

他頓了頓,又補充了道:“就在三天前,這艘船停泊在馬來亞(此時還未成立馬來西亞)時,碼頭工人還傳言去年年底孫先生親自領導了一場鎮南關起義。這麼多起義,這麼長時間,可是結果呢?”

不需多說,這些起義都是失敗的。甚至萍瀏醴起義和惠州起義的失敗,讓革命黨人還遭受了極大的損失,不少同盟會精銳以身殉道。

青年聽了吳紹霆的話,神色再次陷入了凝重,他緩緩的嘆了一口氣。

“可是,吳公子你總得明白,革命是一種艱難困苦的探索,這條路到底有多長、要走多久,誰也不知道。但是不能因為這些我們就停止不前。誠如吳公子所言,這幾年黨人屢次起義屢次失敗,但我相信每一次失敗都是一種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