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郡而已。論人力資源、物資儲備自己都遠遠比不上朱允炆。雖然屢戰屢勝,但畢竟無法徹底擊敗對手。
朱棣已經開始相信,戰爭如果這樣繼續下去,總有一天,他會率領著越打越少的部下被對方的幾個小兵抓住送去領賞,然後屈辱的活著或者是屈辱的死去。
失敗算不了什麼,希望的喪失才是最大的痛苦。
一直支撐著朱棣的希望之火看來也已快要熄滅了,還有什麼指望呢,那年頭搞房地產的不多,也沒有那麼多工地,總不能企盼朱允炆被天上掉下來的磚頭砸死吧。況且就算朱允炆死了,皇位依然輪不到自己。奈何,奈何!
就在此時,一個訊息改變了朱棣的命運,這個訊息是朱棣潛伏在宮中的宦官提供的,他們派人給朱棣送信,表示京師兵力十分空虛,如趁虛而入,一定可以一戰而定。
這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情報,但朱棣看後卻是氣不打一處來,為什麼呢,因為朱棣的並非身在蘇杭,從北平打到京城,談何容易?!自己打了三年仗就是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可問題在於朱允炆是決不可能讓開一條路讓他打到京城的。
而在通往京城的路上,最大的障礙就是山東,此地民風彪悍,士兵作戰勇猛,而且還有名將鎮守,無論如何也是很難打過去的。在朱棣看來這是一個很難克服的障礙。但這個障礙真的存在嗎?
朱棣不會想到,自己在無意中已經陷入了一個思維的陷阱:去京城就一定要打山東嗎?
在我們的思維中,經常會出現一些盲點,而創造性思維就是專門來消滅這些盲點的。所謂創造性思維並不一定是提出多麼高明的主意,很多時候,這種思維提出的解決方法是很多人都知道和了解的,但問題在於他們都沒有意識到這些方法。我們用一個歷史例項可以說明這個問題:
這件事發生在美國,美國國家航天局發現,太空梭上的一個零件總是出故障,不是這裡壞就是那裡壞,花費很多人力物力始終無法解決,最後一個工程師提出,是否可以不要這個零件。事實證明,這個零件確實是多餘的。
這個啼笑皆非的事件告訴我們,在我們的思維中,是存在著某些盲點的,而我們自己往往會陷入鑽牛角尖的困境中。對於朱棣而言,山東就是他的盲點,由於在濟南遭受的失敗給了他太深的印象,他似乎認為如果不攻下濟南就無法打下京城。
如果朱棣就這樣鑽下去,他將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但關鍵時刻一個具備這種思維的人點醒了他,這個人就是道衍。
道衍之所以被認為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謀士,是有道理的。他不讀死書,不認死理,善於變通,他敏銳地發現了朱棣思維中的這個盲點。
朱棣就如同一個高明的小偷,想要入室盜竊,精通撬鎖技術,但濟南這把鎖他卻怎麼也打不開,無論用什麼萬能鑰匙費多少時間也無濟於事。此時老偷道衍來到他的身邊,告訴他,其實你的目的並不是開啟那把鎖,而是進入門內,現在在你眼前的只是一扇木門。
於是朱棣放棄了撬鎖的企圖,抬起他的腳踢開了那扇門。
門被開啟了,通往京城的道路被開啟了,朱棣終於看到了天子之路的終點——那閃閃發光的寶座。
在地圖上,那扇門的名字叫徐州。
建文三年(1401)十二月,朱棣在他的行宮內又一次披上了盔甲,召集他的將領們,準備出發,但這次的進攻與以往並不相同,因為朱棣已經下定了決心,這將是他的最後一次進攻,他看著自己的將領們,長年的出兵征戰,這些身邊的人一個接一個的死去,張玉、譚淵、還有很多的人。而自己卻總是回到同一個起點。與其這樣磨下去等死,不如奮力一博!
“打了這麼多年仗,什麼時候才到頭!此次出兵作戰,當作最後之決斷,有去無回,有生無死!”
不成功,便成仁!
最後的衝擊
建文四年(1402)元月,朱棣開始了他的最後一次衝擊,他的老冤家盛庸、平安、鐵鉉等人已經得到了訊息,修好城牆等待著朱棣來攻堅,然而事情發展讓他們大出意料的是,朱棣並沒有去找他們的麻煩,而是取道館陶渡河,連克東阿、東平、單縣,兵峰直指徐州!
盛庸和鐵鉉慌亂了,他們明白朱棣的企圖,他的目標不再是德州、濟南,而是那最終的目的地——京城,如果讓朱棣達到目的,一切就全完了,於是他們一反防守的常態,開始了對朱棣的追擊。
第一個追上來的是平安,他率領四萬軍隊尾隨而來,速度極快,在平安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