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06部分

人道:“真相總能水落石出的,清者自清,只要沒做過,又有什麼好怕的?”

臉色最不好看的人冷哼道:“真相?真相不是查出來的,是看上面的需要!若是矛頭對準了我們,我們就是兇手!”

眾人沉默,這倒是“真相”。

“就看汪瞎子領起的這股聲潮會向哪裡轉吧,之前南北都有,有些亂,汪瞎子的傳人,那個朱一貴好像領著整治咱們這一路的任務,現在看他是怎麼行事了。”

這人再如此說著,“朱一貴”這個名字,也終於由不值一提的汪瞎子伴當,上升到領潮人。

就在各方人馬焦灼不安之時,國中緝捕三合會的行動也轟轟烈烈鋪開。而國中人心雖不如之前皇帝在西安遇刺那般沸騰,卻也已匯聚成一股莫大風潮,之前剛掀起的南北廢奴聲勢驟然煙消雲散,大家都等著刑部從三合會身上挖出什麼線索,找出謀害汪士慎的真兇。

汪士慎之死,一國為之震動,報紙連篇累牘追憶汪士慎生平功績,同表其哀,皇帝甚至允了國悼,這還是自段宏時之後的第二樁,動靜如此之大,與其地位似乎不相稱。汪士慎在一般小民眼裡,也就是個“御史大老爺”,而其在東院裡也只是個普通院事,只是靠名望結有一黨而已。

讓兩院、輿論以及朝堂如此大動的真正原因還在於汪士慎之死明顯牽涉著國政之爭,以刺客暗殺國院院事來解決政爭,並且成功,這還是英華立國曆史上頭一樁。稍知英華國政的人都清楚,一場大風暴即將來臨,就不知道這風暴會降在誰頭上。

“偽英亂矣!”

太湖洞庭東山療養院裡,化名艾尹惕的愛新覺羅…允禵興奮地喊著,一如之前的某人。

“要亂?這怎麼使得?侄兒在這山清水秀之地感悟天地之靈,習文作畫正有大進,怎能亂呢?現在我的字畫一副都上十兩價錢,可以進東京的書畫聯行拍賣了,亂不得啊。”

同院的艾宏理,也就是愛新覺羅…弘曆發著牢騷,他在英華的書畫事業剛剛起步呢。

“我說皇上……小四!你還當自己是不是滿人!?”

允禵見侄兒就像換了人似的,就覺無比心痛。

“咱們滿人天下其實已丟了,十四叔,你承認吧。北面那妖婆治著的江山,還真是咱們愛新覺羅家的?”

弘曆也許是沉浸在了藝術的天地裡,竟然對時局有著通透的徹悟。

“你……唉!我找老四說去!”

允禵離了弘曆的小院,來到胤禛的小院。他們一家三口都被軟禁在這裡,但也不是絕了跟外界的聯絡,相互可以來往,可以讀報,還能每月申請一次外遊散心。而胤禛寫稿子,弘曆畫畫,都還能在審查之後,以化名對外發表。

到了胤禛的小院,允禵再道一聲“偽英亂矣”,正由李衛餵奶的胤禛卻沒了“國家危矣”那般喜色。

“這有什麼亂的?”

胤禛擦著嘴邊的奶漬,情緒很是消沉。

胤禛比他兒子還看得通透:“聖道已在謀著北伐了,現在這亂子,不過是推著聖道把北伐提前一些,紫禁城那女人腦子若還清醒,南北最急的該是她。”

允禵不解:“汪士慎遇刺明顯是這偽英國內之爭,爭到用刺客行事了,還不算亂?”

胤禛搖頭:“本心當然想著這英朝越亂越好,可跟十四你說心裡話,看多了西洋之事,越來越覺得聖道調治天下,走的是寰宇大勢。這英朝真要分崩離析,還得寰宇大勢劇變,否則……今次死了個清流領袖,不過是疥癬之患,處置好了,還有助於凝聚國勢,處置得不好,也不過挖塊肉而已。”

一邊李衛恨恨道:“眼前這形勢,是個人就知道該把屎盆子扣去北面,甚至都用不著那李肆出面,接手汪士慎那個朱一貴振臂一呼就行。”

說到朱一貴,允禵皺眉道:“此人早年不是在臺灣自起嗎?骨子裡就是個反賊,我看之前的報紙,汪士慎是借販奴事把矛頭指向北面,可這人卻跟四哥你在《正統》報上發表的文章一個路子,是要針對國內工商。他若佔住了清流領袖之位,還怎會附和聖道?”

胤禛嘴角含著一絲莫名笑意,悠悠道:“之前朱一貴不過是汪士慎一尾小小附驥,當然要作另論立名爭權。現在麼,只要他承下汪士慎的衣缽,立場自會變的。”

這是胤禛自己早有體會的真切感受,當年他未登基時,也是一腔熱血,要揮著大刀鼎革天下,可一坐上了龍椅,看事的心思就不同了。

允禵也有所感,與胤禛相對默然,許久後,他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