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的知識量是遠遠超出他們想象的。
這種知識不單單是體現在法術上,還包括建築、文化、自然、宗教等等。
巫師們自然不太可能親自動手。他們更多都是工程的總監督,最近摩多城的高層希望他們研究出來類似水泥的東西。這對於習慣了依靠‘化泥為石’法術的巫師們來說還真的有點麻煩。可是法術畢竟不能應用到這麼大規模的建設上,所以最後還得薩魯曼帶頭領著一隊人試試看。這個世界的建築水平大約相當於中世紀。不過想要弄出來水泥還得考慮到世界的規則不同。
弄出來不是關鍵,巫師有不少可以替代水泥的鍊金造物,但那些都只能夠應用在製作巫師塔這種昂貴的建築上面。
最重要的是這種鍊金造物可以大規模生產和普及,這才是摩多城的高層所希望看到的結果。
從天空俯視摩多城。
可以看到一個巨大的環形,這個環形分別由摩多城,摩多港和十二座正在擴建的城鎮所構成。每一個地方都有標誌性的建築,那就是半精靈教會的神殿。
中央廣場的大神殿就是核心所在。
這其實是一個很龐大的法陣,以索倫的神靈信仰網路作為核心,依靠摩多城的大神殿作為載體,其他的十二個城鎮內的神殿作為旁支,利用摩多島居民的信仰之力所形成的一個超巨型法陣,也是連線半精靈教會信仰的一個獨立小型網路。
這其實就是迷鎖。
巫師們對於魔網的深入解讀,最終誕生出來了【迷鎖】這種擁有強大力量的法陣。
迷鎖就好像是一個獨立的區域網,在某些強大的迷鎖內部,掌控者甚至可以封印掉其他人的施法能力。
這是不是跟魔網很像?
魔法女神如果剝奪掉某個巫師的施法能力,效果其實都是一樣的。
迷鎖最早誕生於瑟銀時代,從一開始它就是大奧術師們對於魔網結構解析的成果<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reads();</script>。如果不是總有那麼幾個大奧術師找死想動魔法女神,恐怕魔法女神也不會那麼急於封閉內層魔網,將關於魔網的核心應用部分只對其他的神靈開放。
【迷鎖】是浮空城的核心構建之一。
陰影位面的巫師塔就籠罩著一個小型迷鎖,看起來巫師塔曾經的主人也是想要拓展到浮空城的級別。
這就等於是一個區域網。
對於魔網的理解越深刻,自身的力量越強大,迷鎖的能力就越驚人!
在奧術帝國時期,最著名的幾個浮空城甚至可以直接封鎖掉所有傳奇以下巫師的施法能力,他們一旦進入擁有迷鎖的浮空城內就變得跟普通人差不多。只有在獲得了該浮空城奧術師議會所頒發的施展法術許可證後(【區域網通行證】),這些人才能夠在浮空城內重新獲得施法的能力。(備註:這也是為什麼稱之為【迷鎖】的原因。這就是一道鎖。)
很不可思議吧?
這個其實就是巫師書籍中不止一次被提起的迷鎖——【禁魔領域】!
不過。
目前物質位面還沒有這種級別的迷鎖,它們早已經失傳很久了。
索倫最初在設計城鎮分佈時就按照了特定的規律劃分地點,每一個城內的神殿位置都是專門計算過的,當這些神殿全部建立後就會跟摩多城中央廣場的大神殿形成連線。
12是一個很特殊的數字。
這十二座神殿構成了籠罩在摩多城上尚未完全成型【迷鎖】的核心部分,目前幾乎是看不出來任何的異常,神殿和法陣的作用只是調節摩多島的氣候,藉助索倫掌握的神職、信仰和神力,這個龐大的法陣構成了一道無形的保護屏障,讓摩多城的氣候變得風調雨順一些。不過等到它真正成型的那一刻,那麼眼前的這道法陣就擁有著非常可怕的力量。
北地女巫議會擁有一道【迷鎖】。
這道【迷鎖】是從銀月城的廢墟里面找出來的,耗費了上百年的時間,北地女巫議會集合眾人之力重新修復了迷鎖,然後依靠巫師塔的力量將迷鎖重新建立。
摩多城上空其實是一樣的東西。
整個法陣的負責人就是半精靈教會的執掌者,索倫欽點的大祭司閣下,十二座神殿的作用就等於是替代了巫師塔,每一座神殿都是由她親自監督建造的。
這是一道以神殿為根基替代巫師塔而建造的迷鎖!
摩多城如今第三期的工程,同樣是為了這道龐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