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之力!”

“那我可就先謝謝您老了!”李雲聰笑著說道。

聞言,老人摸著頜下的花白鬍須,笑著點了點頭。不過,在看到劉東正要開口介紹自己的時候,老爺子卻笑著伸手攔住了他。

“呵呵,劉先生就不必介紹了,相信經過昨天一連解漲九塊賭石後,整個泉城,甚至整個東山省的玉石圈子裡,恐怕沒有一個不認識你這個大名人了!不過更讓我這個老頭子驚訝的是,劉先生看起來可是真年輕啊!”

聽完老爺子略顯風趣的話,劉東連忙說道:“您還是叫我小東吧!在您老面前我可當不起‘先生’二字!”

家教嚴謹的劉東,對於老人,都有著自己的一份尊敬。

“呵呵,好,那我可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正好叫小東也顯得親近些!”老爺子的話顯得很大氣。

“小東,以後跟張老多學學,他老人家可是東山省玉雕協會會長,國家級玉雕大師,是國內北派玉雕界的元老。你可不要錯過了!平時有機會的話,可以多向張老請教一下!對於你以後玉雕技藝的增長大有好處!”這時,站在一邊的周斌連忙開口提點道。

“咦,小東你也是做玉雕的?”聽完周斌的話後,老爺子心中可真的有些驚訝了,原本他還以為,劉東這麼年輕,有一身不凡的賭石本領就已經是很讓人吃驚了。沒想到聽周斌話裡的意思,他居然還是一個玉雕師!

第一百五十二章 玉雕流派

第一百五十二章玉雕流派

要知道想成為一個玉雕師,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那可是真正需要從小鍛鍊的。從最初雕蘿蔔,到後來換成質地堅硬的玉石,只是這個過程就必須三五年的功夫,而且中間還要學習繪畫,這又需要個幾年的時間。

一般的玉雕師出師的話,都在三十歲左右,只有那些家學淵源,從小鍛鍊,天賦出眾的人,才會在劉東這個年紀開始接活。

而且,後面還需要常年累月的鍛鍊,雕刻的技藝才能夠繼續保持進步,所以每一個玉雕師出現都需要大量的時間沉澱。

而且,因為學習玉雕的過程太過於枯燥,因此現在年輕玉雕師除了家學淵源之外,外面學習玉雕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小東,身上帶著你以前雕琢的物件嗎?”老爺子心中好奇的問道,他很想知道這個年輕的賭石高手,到底在玉石雕刻上有幾分功力。

聽完老爺子的話,看到幾人的眼光都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劉東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後,便從頸下抽出了一個紅色的綢布小包,然後從裡面拿出了一個穿著紅繩,手指肚大的白玉觀音,摘下來放到了老爺子手中。

“張老,我最近雕琢的物件都放在了家裡,這是我半年前的作品,請您老給品評一下!”

聽完劉東的話,老爺子先是從口袋中拿了一塊白布後,在接過劉東手中的白玉觀音放在了上面。

“小東,看來你也是懂玉,愛玉之人啊!不錯!”老爺子看著劉東滿意的點了點頭。

只要是對和田玉有所瞭解的人就知道,其實和田玉雖然晶瑩剔透,美觀大方,但也需要主人細心的保養。出了害怕磕碰這樣的弱點之外,和田玉的佩戴也是很有講究的。

特別是和田新玉,最忌碰觸香水等化學品,以及汗液和油脂,因為碰觸過多會使和田玉外層受損,影響其原有的鮮豔度。

“您老過獎了!”劉東謙虛的說道。

聞言,老爺子笑著點了點頭,眼神更多的還是集中到了這塊玉觀音上。

很快,老爺子臉上便流露出了驚喜之色。

“嗯,刀法簡練,卻做工精細。衣袂線條流暢,觀音像公正大氣,是我們北派玉雕的風格,而且料子也不錯,是和田玉的籽料。”

“從雕工的上看,火候也很老道,再努力個幾年,就可以去評省級的玉雕大師了!”說道這裡老爺子抬頭看著劉東滿是讚賞的說道:“小東,你很不錯啊,年紀輕輕在玉雕上就有這種水平,真是難得!看來我們北派玉雕界是後繼有人了!”

琢玉的手藝在中國源遠流長,從遠古起,就有南北之分。等到宋元時期,‘南工’和‘北工’已經明顯區分開來。

明清時期玉雕形成“京師”、“蘇州”、“揚州”三足鼎立之勢。新中國建立以來,京城、上滬、津門、揚州、蘇州、廣州、南京等地,相繼成立了玉器雕刻廠、大師工作室等,琢玉大師的湧現,形成了新的琢玉流派,中國玉雕藝術已初步形成了“北派”、“海派”、“揚派”、“南派”等四大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