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說著,易青就忽然感到懷裡的小云越來越沉。他詫異的低頭看了看,不禁溫柔的笑了。
小云香軟的身子柔柔的靠在他的身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沉沉的睡著了。
近半個月的失眠,精神和身體上的雙重壓力,似乎都在這一番傾訴中獲得了釋放和宣洩。彷彿卸下了身心中最沉重的包袱一樣,她倚倒在自己最信任的人懷中,甜美的進入了夢鄉。
易青含笑凝視著她孩子一般的睡容,那嬌俏甜蜜的模樣,格外忍人憐愛。
想起當年,若不是落榜時她的梨花帶雨,他也不會情不自禁的去安慰她,也就更不會有他們之間後來的故事了吧?
說起來,小云和依依其實是很象的。
她們都是出身貧寒的窮家女孩,都出自媽媽帶大的單親家庭。相似的出身,相似的成長軌跡,最後卻選擇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相比之下,依依是幸運的。她有一個了不起的父親,和一個偉大的母親。
做父親的用自己的生命給女兒做出了最強烈最明確的表率??一個人,到底應該怎樣活著?
做母親的面對艱辛坎坷的生活,卻從未放鬆過對女兒心性品行的教育;而且身為音樂教師的她,還在女兒心底深深的播下了藝術的種子。
所以,在依依的心靈深處,她似乎從未考慮過,人應該怎樣生活這個問題。那些可以被看做是聖人、聖女一樣的種種美德和情操,在她看來其實就如同喝水吃飯一樣簡單,她近乎偏執的固守著她的高尚、清雅與善良,彷彿這一切根本是與生俱來?因為在她的意識中,一切本來就應該如此。
而小云,卻象這滾滾紅塵中起浮沉淪著的大多數芸芸眾生一樣,耳迷五光、目失十色,只能茫然不知所以的憑著自己的本能生活著。
因為從來沒有人告訴她、或者示範給她看,究竟什麼是對的?
她的眼裡只看見別人成功之後奢糜富貴的物質生活;只看見有人用投機地甚至是卑鄙的手段獲得了正當途徑所不可能得到的利益……
就象許多有著各種成長缺憾的八零後、九零後地一代人一樣,他們以為成功就要不擇手段、所謂道德就是偽善??把事物表面的一些惡質當作了事情的決定性引數而加以效仿。
這樣的人生,要碰個頭破血流才能活個明白。
就象當年孫老爺子曾經教導過的那樣。一個人,想要在社會上獲得某一方面的成功。就要知道主之以道,輔之以術的道理。
任何一個人要成事,想要完全不耍手段、完全不用心計,那叫迂腐天真;但是要是想著只要靠“術”、靠心計手段就能成功。或者把這個看作成功的唯一條件和推動因素,那叫幼稚愚昧。
只有遵循事物真正的“道”,把自己的一切行為歸於符合多數人利益地一方,順應當時當事的大勢,順勢而為;在這樣的基礎上,再使用一點心計手段,才有可能獲得成功。
可憐世上有多少人,忽略了深藏在事物核心地那些正面、積極的決定性因素,反而津津樂道於那些浮在表面上的細枝末節的手段伎倆,最終總是與自己所求的目地相差一步。卻永不能到達??只得怨天尤人,大嘆社會不公。
然而,正因為如此。易素才對小云格外的生出一份憐惜來。
因為這個女孩的本性是如此善良。
她是成心要變“壞”地。當她選擇了那條大多數無知的同齡人都會嘗試的彎路的時候,她其實是準備好了要“不擇手段”、要“惟利是圖‘的,因為當時的她,從心眼兒裡認為只要這樣,就能成功、就能富貴、就能改變自己和母親的命運……
但是。她卻始終沒能“壞”起來。她善良、清純的本質無數次的拉住了她,使她在罪與善之間搖搖擺擺??而最終,“善”還是戰勝了“罪”。在如夢初醒般地悔悟裡,她終於能甜甜的睡上一覺了??睡的象個孩子……
雖然她沒有說,但是易青卻深深的知道??在這個混亂多元、浮躁蕪雜的紅塵俗世裡,在這段非得要活過、失敗過而不能明白的生命中,在那些無所是從的罪的誘惑與善的召喚中……一個孤獨無依的女孩,掙扎的多麼辛苦、多麼無助。
易青輕輕的擁著小云,無意識的凝望著自己的腳下??那昏黃的燈光把兩人的影子拉的長長的、長長的……那糾纏在一起的影子,彷彿在觸目驚心的訴說著一個女孩心靈深處最美麗最柔軟的那份情懷。
易青突然明白,今生今世。他都無法擺脫這個影子了。
……心似雙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