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話一出,朝廷上頓時嗡嗡作響,這什麼人啊,要錢要得這麼直接,雖然這話說得有點直,但也是實話。劉雲聽得又好氣又好笑,心道:“好嘛,我剛剛把這些人叫來,他們什麼事都還沒辦成,就開始要錢了,這都什麼人嘛!”劉雲悄悄問了一下旁邊的近侍,才知道原來剛才發話那人卻是錢謙益,官職還不小,歷史上在南明小朝廷裡,錢謙益任禮部尚書。不過,錢謙益之所以出名,更是因為他娶了一個身為“秦淮八豔”的妾室——柳如是。不過,錢謙益的節氣並不怎麼樣,南明危急時,柳如是勸錢謙益投湖盡節,而入水後錢謙益卻推託“水太冷”,最後沒死成。最後,錢謙益還是降清了,這人既想反清,又想儲存自己,想法很複雜。
於是,劉雲便道:“眾愛卿放心,錢不是問題,我可以先出五百萬兩銀子救急,不過,組建六部之後,就得把稅收上來,去年一年我都忙於和外敵交戰,根本就沒有收稅,你們誰也別想推託。”
此時,眾臣聽說劉雲要出五百萬兩,便齊聲道:“皇上聖明。”屁,皇上不聖明,是他出的錢聖明,劉雲暗暗腹誹道。不過,這些大臣都感到奇(霸氣書庫…提供下載…87book)怪,流賊攻入京城,皇帝出京,而不久後就率領軍隊攻了回來,而且後來皇帝的“私人軍隊”越來越多,竟然有幾百萬之多,先後和滿清、外國入侵者打了幾場仗。不管皇帝的軍隊是從哪來的,總之皇帝能養得起這麼多軍隊,定然有無數錢財,所以這些大臣第一次上朝就讓劉雲出錢。
現在劉雲四人在次元艙裡儲存了黃金兩萬一千噸之巨,而白銀則有三十萬噸之巨,之所以會有這麼多黃金,完全是因為搜刮了兩個時空的黃金,尤其是上一個時空,由於有了現代化的機械,再加上劉雲的心神能夠輕而易舉地發現金礦,所以非洲、美洲、澳洲等地的金銀礦以及稀有金屬被劉雲開採了許多,因此累積了這麼多的金銀。一萬噸的白銀就是二億兩白銀,歷史上甲午海戰失敗之後中國就賠了日本二億兩白銀,如此巨量的一筆財富!現在劉雲要拿出五百萬兩,也就是250噸。對於這一點,劉雲相當肉痛,不過沒辦法,錢還是得花出去的,最多以後打敗那些玩家之後就在外國多挖一點金銀補償回來就行了。
此時,朝政討論到稅收的具體問題,大臣們打算按照大明舊制來徵收賦稅,聽到這句話,劉雲大喊一聲:“停!——你們說什麼?你們要按舊制來徵稅?這樣的話,今年我們能收上來多少稅?”
“這……”劉雲這一問,就把官員們幾乎問倒了,不過不是他們說不上來,而是不敢說。猶豫了一下,馬士英站出來道:“稟皇上,按照往常的稅收,大概能收上來兩百萬兩到三百萬兩的稅,皇上出的那筆錢,可能要好多年才能還回去……”
劉雲一聽,頓時笑了起來:“好啊,很好啊,好個繁華的大明朝,整個國家一億多人口,一年竟然只能收兩三百萬兩的稅,平均每人繳稅20錢,莫非我大明百姓人人都那麼窮?我怎麼聽說江南大商人的交易,常常以百萬兩計算呢?”劉雲掃了一眼殿下眾臣,忽道,“我聽說,前幾年的商稅不過幾十萬兩每年,而江南商人每年的交易總量,卻以億兩計算!我大明明明如此繁華,為什麼只收這麼一丁點稅!”劉雲說這話時,幾乎都咬牙切齒,咆哮朝堂了!確實,明朝中期以後,整個中國的經濟總量應該是不亞於南宋的,但這麼大一個明朝,收上來的稅卻不足南宋的十分之一,何也?還是因為明朝的稅務制度,明朝的稅制,可以說是歷朝歷代最失敗的稅制之一。農稅就不說什麼了,一般農民的負擔不重,但也是繳稅的,沒必要在農民身上繼續攤派稅費,但是,明朝的商稅就很成問題了,早期明朝的商稅也是三十稅一,到後來許多地方的商稅乾脆就不收了。明朝工商業發達是沒錯,但再發達也不能不交稅啊,如此一來,跟無政府主義有何區別?
明朝之時大量白銀湧入,通貨略有膨脹,宋朝時一貫錢應該是很多的,而在明朝,一兩銀子只能買到一石到兩石的糧食(這還是太平的時候,戰亂之時糧價可就不止一兩了)。一石大概是五十到六十公斤,百多斤米糧就要一兩銀子,後世有人估計明朝一兩銀子大概相當於200元人民幣,估計起來倒是不差,只是這銀子也太便宜了。而整個明政府每年只能收兩三百萬兩白銀,這才是最窮的政府。明朝若要養一支全職的精銳軍隊,四五萬人的規模,那麼每年是需要一兩百萬兩銀子的,按照明政府的稅收,全部收入也就能養個幾萬人,怪不得到後來都沒有可用之兵了,讓滿清幾萬、十幾萬的部隊就能在中國大地上橫行無忌。歷史上,正因為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