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本鄧朝也沒覺得有什麼,畢竟他還有境州這個角色,境州還是很高光的。
但是聽嶽關這麼一說,他覺得有道理啊。
大都督子虞身為沛國全體人民的偶像,文武雙全,是公認的英雄豪傑,怎麼能只是這種樣子?
境州確實已經很高光了。
但是要是子虞能更加高光一點,那何樂而不為呢?
鄧朝又不傻,這明擺著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肯定堅決支援。
有了鄧朝開口,王千原也上了:“張導,我覺得嶽先生說的有道理。《影》的劇本雖然精妙,格局確實小了一些。”
他飾演的田戰暗裡戲份很多,其實表面上什麼都看不出來……
觀眾看完後要是懶得動腦子,他飾演的田戰估計也就是個路人將軍。
王千原當然也想凸顯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而如果按照嶽關所說的修改,他這個角色肯定是要增加一些戲份和人設的。
所以王千原也是嶽關的堅決擁護者。
當然,有人支援,肯定也有人反對。
因為按照嶽關說的修改的話,有些人的戲份肯定要削減。
甚至要被整個刪掉。
因為改變整部戲風格的話,有些角色的存在本身就顯得格格不入了。
但他們就算有想法也不敢公開反對嶽關,畢竟腦子又沒毛病,他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張一謀身上,希望張一謀展現出自己身為大導演的霸氣,嚴詞拒絕嶽關的提議。
張一謀讓他們失望了。
因為張一謀的腦子也沒毛病,他也認為按照嶽關說的改,對票房肯定更好。
“嶽關,你覺得具體應該怎麼變動?”張一謀問道。
嶽關有些猶豫。
張一謀看出了嶽關的顧慮,很隨意的擺了擺手:“不用有什麼顧慮,直接說就行,這是我的戲。就算因為劇本刪改,讓演員的劇情受到了影響,我也會負責的,後續自然會介紹其他資源給他們。”
以國師的地位,有資格說出這番話。
而且就算他不這麼說,真要強行刪改,其他演員也沒什麼辦法。
面對大導演的時候,演員本身就是弱勢的。
再加上嶽關這種資本,就更加弱勢了。
所以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是嶽關和張一謀說了算,只不過兩人都不是那種仗勢欺人的人,如果真的影響到了演員的利益,他們都還是願意補償他們的。
見張一謀這樣說,嶽關也點了點頭:“受到影響的演員也可以來找我,我們公司的戲也不少,會盡量補償一些資源給你們的。”
張一謀阻止了嶽關:“《影》是我要拍的戲,劇組裡我是導演,你也是我請來的,肯定不能讓你替我背鍋。放心,我手裡的資源雖然不如你,但是彌補一下受損失的演員還是做的到的。而且這部戲不成,還有下次呢,我也不會今年就退休。”
張一謀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嶽關當然也不能再說什麼。
其實正常來講,這個後果確實也應該張一謀自己彌補,嶽關改劇本是幫他忙的,對嶽關本人來說其實收益不大。
張一謀顯然也清楚這點,所以很上道。
那嶽關自然也不會搶著當冤大頭。
儘管如此,嶽關也沒有說直接砍掉誰的戲份,他是先從自己飾演的沛王和鄧朝飾演的大都督子虞開始改動的。
“子虞是沛國大都督,沛王之下第一人,為沛國立下過汗馬功勞。而沛王既然雄才大略,有一統天下的野心,當然不能自斷臂膀。所以,沛王和子虞需要一個必須要生死相向的理由,否則這兩個人物都會變得很小家子氣。”
如果是太平年代內鬥倒也罷了。
戰亂年代,一國之君竟然和自己麾下最大的權臣不和,這是想亡國嗎?
這種設定就透露著一股昏君的氣息,可偏偏沛王又不昏庸,這就很矛盾。
所以,沛王和子虞必須有一個不得不為敵的理由。
張一謀也很快想通了這點,目光灼灼的看向嶽關:“什麼理由比較好?”
嶽關來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果斷道:“自然是謀國篡位,設定沛王繼承的王位本屬於他兄長,而他的兄長已經有子。不用設定的太詳細,只需要背景稍微交代一下,沛王上位後,他兄長的獨子便因病去世。這樣一來,子虞和沛王就有了不得不為敵的理由,而這也並不影響他們同樣都心懷天下。都督子虞非叛臣,只是忠的不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