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但被拉下太遠的話,也會很丟面子不是。
這件洪武青花瓷,先不說表現如何。
單是從許松閔那篤定自在的態度,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對這件東西的信心十足。
柳玉晴在鑑定方面是好手,在人情世故上,尤其是在看人上,更是有她自己的獨特心得。要不然,她也不可能發掘出周夏這樣一位人才出來。
拋開這些不提,單看這件青花瓷抱月瓶的表現,確實不辜負大家對它的期望。
先說這造型。
抱月瓶。
小口、直頸,頸側雙耳,因瓶腹似圓月,故而得名,也稱“寶月瓶”。
在明清的瓷器中,算是比較常見的造型,明代的話,最為出名的就是永樂,宣德的青花抱月瓶。
但是,眼前這件抱月瓶,器型和永樂宣德的青花抱月瓶差不多,但在具體表現上,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異的。
首先,就是這青花的發sè。
相比起永宣青花來,要黯淡很多,算是洪武特有的灰藍sè。
玩瓷器的都知道,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喜歡釉裡紅,洪武時期,最出名的瓷器,也正是釉裡紅。在他在位期間,主要燒製的也就是釉裡紅,這青花瓷,就燒得比較少了。
倒是後來的燕王朱棣,造他侄子建文帝的反上臺之後,在瓷器是燒造上面,表現出於他嗜殺暴烈xìng格完全不同的一面來。永樂時期的青花瓷,端莊秀美,典雅jīng致,實在讓人大跌眼鏡,充分說明人的多面xìng來。
不光柳玉晴,周夏在瞭解到這段歷史的時候,也甚至在想,朱棣有沒可能,是故意跟他老子朱元璋對著幹,在瓷器上,就很明顯地表現出來了。
朱元璋喜歡sè彩豔麗,大氣磅礴的釉裡紅。朱棣覺得跟他一條老路走到黑沒什麼意思,也體現不出他自己的個xìng來,就要搞跟朱元璋不一樣的青花瓷,要勝過先皇才好。
要不然,怎麼能解釋這永樂青花,一舉超越經典的元青花,開創一代先河,比洪武青花瓷,更是勝出不止一籌來。
這些胡亂猜想不用理會,兩人現在,只看眼下這件青花瓷的表現。
柳玉晴見過的洪武青花並沒有幾件,但這並不妨礙她對這件青花瓷的認識,也只有在洪武時期,青花瓷能有這樣的表現。
這也是因為用料的緣故,只有國產的樂平料,才會呈現出這種典型的灰藍sè青花,這樣的青花,發sè比永宣青花,甚至比元青花都要黯淡得多。
這也是洪武時期,偏好釉裡紅,對青花不甚重視的緣故。
周夏這會上手了真品之後,則是在琢磨,為什麼系統會把它認定為珍貴文物,他感覺,這件東西,在青花瓷中,並沒有什麼特別出彩的地方。
和別的永宣青花沒法比不說,光比起洪武時期,那件拍出兩千多萬,發sè穩定的洪武玉壺chūn瓶,相差也是老遠。
要挑毛病的話,周夏可以挑出一大堆來,那沖和小缺就不用說,青花發sè,修胎的工藝,甚至是這瓷胎,因為是饒州玉土,表現可就沒永宣青花的高嶺土表現好,人家淘練jīng細,胎質純淨,雜質也比較少,這隻抱月瓶,相對而言,就粗糙了一些。
周夏想來想去,只想到一個理由,難道是因為,這件青花瓷比較稀有。
或者,這根本不是洪武朱元璋時候燒製的。
而是建文帝在位時期燒製出來的作品?
這個,倒是相當有可能的。
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時間不過四年,就被叔父朱棣給趕下臺來,然後不知所蹤。朱棣為了表明他當皇帝的正統xìng,把建文帝的年號都給去掉了,建文四年被他弄成洪武三十五年,洪武也生生多了四年出來。
都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朱棣改了年號不說,當上皇帝之後,更是恨不得把建文帝在位的一切證據都給抹去。史書遭了秧,連帶著,建文帝在位時,使用過的物品,燒製的瓷器,都跟著倒了黴。
因為建文帝不知所蹤,還派人到處搜尋,可惜終未能如願,成為史上一等一的奇案。
周夏就琢磨這,如果這件青花瓷,是建文帝時候燒造的,倒真是有可能成為系統鑑定的珍貴文物的依據。
物以稀為貴嘛!
當然,到了現代,大家在鑑定瓷器的時候,還是習慣xìng地將建文和洪武時期燒製的瓷器,統一稱為洪武瓷器。並沒有把建文時期的瓷器,單獨給劃分出來。
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