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百一十二章 施壓

寧信其有,不信其無。

庭野信一在心裡冷笑著,這就叫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其實通產省哪裡不知道日本的產業競爭力正在下降,而中國恰恰就是對日本產業的最大威脅。但形勢所迫,日本經濟也正面臨著亞洲金融危機的衝擊,內閣的主要精力都在於應對眼前的危機,哪裡還顧得上長遠的發展?

秋間會社申請破產的事情,通產省早就知道了,為此也在會議上進行過討論。大家拿出來的方案,就是希望能夠找到一家企業收購秋間會社,這樣債主就能夠收回一些貸款,股東的利益也能夠得到一些保障,比完全無人問津要強。相比由日本本土的企業來收購,大家其實更傾向於讓外國企業來收購,因為這樣日本就能夠增加一些外匯收入,這對於穩定日本的宏觀經濟是大有好處的。

有興趣且有能力收購秋間會社等一干日本企業的,肯定就是中國了,大家對於這個問題的判斷是非常清楚的。在討論的時候,也不是沒有人提出過對於技術外流問題的擔心,但這種擔心旋即就被宏觀經濟的壓力所淹沒了。中國人得到技術,消化吸收,然後再用於與日本企業競爭,最起碼也得等到幾年後了,到那時,日本內閣恐怕都已經換了十幾回了,大家犯得著替下下下下屆的繼任者操心嗎?

當然,官僚們是不會把話說得這麼透徹的,他們把出現這種窘境的責任都推到了企業頭上,如果不是這些企業成天痴迷於虛擬經濟,如果日本還有昭和年間的那種上進心,區區一箇中國的威脅又何足掛齒呢?

心裡雖然是這樣想,庭野信一還是認真地讀完了內田悠呈上的報告,隨後,他沉默了一會,抬眼對內田悠問:“內田君,你的建議是什麼呢?”

“必須以國家安全的名義,阻止中國企業對日本企業的收購。”內田悠毫不猶豫地說。

庭野信一果斷地搖了搖頭,說:“這是不可能的。企業兼併是正常的市場行為,我們沒有理由阻止中國人收購日本企業。”

“至少我們應當列出一些關鍵企業,禁止中國人收購。”內田悠退了一步。其實他也知道自己的前一個要求太極端了,人家中國人跑來收購一家拉麵館,你也不同意嗎?這就完全沒理由了。他關注的,僅僅是秋間會社這種擁有核心技術的企業,能夠控制住這些企業不落到中國人手上,也就足夠了。

但庭野信一還是搖頭,說:“如果內田君希望阻止的只是某一家或者少數幾家企業,那通產省或許還能夠支援,但為此也是需要付出一些代價的。而如果內田君所指的範圍不止是幾家,而是幾十家,上百家,那麼通產省就沒有這個能力了。上百家破產企業,如果不能被收購,將會影響到整個日本的宏觀經濟。”

“庭野先生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只要求阻止秋間會社的交易,通產省是可以支援我們的?”內田悠試探著問道。

庭野信一笑了:“這個恐怕也有些為難吧?除非你們能夠提供更進一步的證據,說明秋間會社與其他企業,比如新永軸承公司、武知減速機公司、石前工程機械公司等等,有什麼明顯的區別,否則通產省憑什麼單獨對秋間會社下達保護令呢?”

內田悠無語了,庭野信一的邏輯是正確的。因為宏觀經濟的壓力,通產省不可能讓上百家企業直接破產,找中國人來接盤是一個最佳的選擇。既然允許這上百家企業被出售,那麼單獨限制秋間會社不得出售,就得有一個合理的理由了。否則,別說向中國人沒法交代,恐怕秋間會社的股東們也會來找通產省要個說法的。

“也許,我來錯地方了。”內田悠沉默了一會之後,淡淡地說。

“內田君是想直接向內閣彙報此事嗎?”庭野信一問。

內田悠慘然一笑,說:“官僚們關心的僅僅是自己的飯碗而已,哪會在乎日本的前途。我想,恐怕只有輿論的力量能夠讓內閣醒悟了。”

庭野信一愣了一下,隨即把手一攤,說:“如果是這樣,那我只能說,這是內田君你的自由,而我只能聽命於內閣。”

一場談話就這樣不歡而散了,庭野信一表現出了極好的涵養,親自把內田悠送出了通產省的辦公樓。內田悠沒有返回公司,而是直接來到了一家右翼報社,把自己準備的材料送到了報社總編的案頭。

兩天後,十幾家右翼報紙同時在醒目位置刊登了所謂“池谷報告”的節選以及充滿著煽動意味的評論,標題更是一個賽一個地瀰漫著殺氣:

《中國企業長期竊取日本技術,已成日本最大威脅》

《日本陸沉在即,中國或是最大禍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