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4部分

獨山莊。黃昏後,獨立旅第1團等部向獨山莊發起攻擊,經反覆肉搏,激戰至次日晨,將敵全殲。這次戰鬥,共斃敵300餘人,俘日軍24入,繳獲野炮2門,九二式步兵炮1門,輕重機槍15挺,步槍150支,軍馬150餘匹。

(二)八路軍第1縱隊的成立和山東縱隊的發展

1939年上半年,日軍先後對津浦路西,膠濟路北,以及膠東,蘇魯邊,魯中的泰(安)萊(蕪)邊,進行了普遍的分割槽“掃蕩”,佔領了大部分具城。6上旬,日軍以第5師為基幹,第21、第32、第114師及獨立混成第5旅各一部共2萬餘人,開始“掃蕩”魯中,日軍隊臨沂、平邑、新泰、萊蕪、臨胸、安丘、諸城附近同時開始行動,以沂水、莒縣為合擊點。

9日,從北部膠濟路進攻的日軍佔領宮縣、沂水,從西部津浦路、南部滋(滋陽,即究州)臨(沂)公路進攻的日軍進佔大店鎮、河陽鎮、坦埠、南麻一線。山東縱隊採取游擊戰術,以一部兵力在內線堅持鬥爭,以第1、第2、第3支隊分別活動於外線新泰、費縣、魯山等地,鉗制與打擊敵人,第4支隊在泰(安)萊(蕪)邊待機。經月餘戰鬥,共作戰70餘次,斃傷敵1000餘人,粉碎了日軍對山東的首次大“掃蕩”。

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8月1日成立八路軍第1縱隊,徐向前任司令員,朱瑞任政治委員,統一指揮在山東和蘇北的八路軍各部隊。8月9日,山東軍政委員會批准成立,由朱瑞、徐向前、郭洪濤、羅榮桓、陳光、黎玉為委員,朱瑞為書記。

山東軍政領導機構進一步健全的同時,大力加強了政權建設和軍隊建設。根據中共中央關於重視政權建設的指示,5月24日,山東分局決定,加緊建立專署、縣、區抗日民主政權。隨後還強調:“敵人‘掃蕩’,縣、區、鄉政權破壞,各地均須按照前電,恢復抗日政權,並保證黨的領導”。此後,中共在萊蕪、萊南、博山、淄川、章丘泰安、泰西、益都、新泰、泰(安)寧(陽)、蒙陰、鄒平、長山、臨淄、曲(阜)泗(水)寧(陽)邊和長(山)桓(臺)益(都)邊,相繼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權。從此,建立與發展民主政權的工作普遍開展起來。

山東縱隊經過三期整訓,已初步實現正規化,各種制度均已建立,部隊戰鬥力大為提高。隨後,山東縱隊整編成第1、第2、第3、第4、第5旅及第1、第5支隊,總兵力達5萬餘人。

(三)第115師挺進魯南

為鞏固魯南根據地,1939年9月至10月,第115師師部、隨營學校、第686團及新擴編的特務團等部,分批挺進魯南腹地抱犢崮山區。原在魯南的山東縱隊蘇魯人民抗日義勇軍總隊改編為蘇魯支隊,歸第115師建制。

第115師進入魯南後,首先開闢了以抱犢崗山區力中心的臨、費、嶧、滕邊區。接著於1939年冬至1940年初,陸續派東進支隊、蘇魯支隊一部及原在湖西區的蘇魯豫支隊第2大隊,開闢了郯(城)碼(頭)平原地區。為開啟向魯南北部天主山區發展的道路,打通與沂蒙山區山東分局的聯絡,第115師以第686團、特務團、蘇魯支隊及蘇魯豫支隊第1大隊,於2月14日一舉攻佔與日偽勾結的大地主據點白彥,3月,連續粉碎了日軍數百人至2000餘人的3次反撲,在激烈的白彥爭奪戰中,共斃傷日軍800餘人,繳槍350餘支。

4月中旬,日軍第12集團軍以第32、第21師和獨立混成第6、第10旅各一部共8000餘人,對抱犢崗山區大舉合圍“掃蕩”。4月14日,日軍分別由鄒縣、滕縣、棗莊、嶧縣、臨沂、費縣等據點出動,首先“掃蕩”根據地邊沿區。4月21日,開始向中心區——費縣南部的大爐地區推進,實施大合擊。第115師將第7、第686團、東進支隊、教導大隊、蘇魯支隊、嶧縣支隊和運河支隊等轉移外線活動,襲擾抱犢崮四周敵人點線;師部率特務團、邊聯支隊堅持內線,在抱犢崮山區東麓的大爐、車輞、埠陽一帶與敵周旋,多次避開敵人合擊。經20余天苦戰,迫敵幹5月上旬結束“掃蕩”,撤回原據點。在反“掃蕩”中,八路軍共作戰30餘次,斃傷日偽軍2200餘人。

第115師第343旅主力和師直轉入山東地區後,至1940年10月,部隊已擴大到主力團7個、新團12個,共計42815人,地方部隊2萬人,建立了兩個軍區及6個軍分割槽,並將第115師部隊1統一編成教導第1、第2、第3、第4、第5、第6旅。

第四編 轉入相持(193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