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你同意了?”劉辯問道。
貂禪面色一陣悽苦,想了一想,最後點了點頭,但卻怎麼也說不出口。
劉辯道:“蔡邕的女兒,我曾經見過了。確實出色和孫大哥也很般配,不過,在我的眼裡只有禪兒姐最適合孫大哥。”
第二日,劉辯毫無理由的將蔡邕的女兒蔡琰為義姐,並命為安樂公主並在南陽郡安樂縣建造了一座公主府。
何進見劉辯的舉動對自己沒有任何不利,也就同意了劉辯的要求。
平靜和諧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七月。
這天,何進向他妹妹何太后提出解除宦官統領禁衛軍的職權。
當夜,劉辯就找到了何太后,說道:“母后,宦官統領禁衛軍的職權不能解除。如今,大舅的權力已經無人可以管轄,若在解除宦官統領禁衛軍的職權。那麼,外臣權勢太強,會嚴重威脅內宮。我這個皇帝連一個手下都指揮不了,那我當他幹嗎?”
孩子,哥哥這兩個選擇,相信大多母親都會選擇孩子。何太后也是一樣,劉辯是她的骨肉,她絕對不允許自己孩兒的權力被架空,在加上趙忠、郭勝的示好,說:“宮內禁衛軍是屬於皇帝和太后的,旨在保護內廷不受權臣欺凌。”
何太后相信了趙忠、郭勝的話,也明白了劉辯的顧慮,便向何進說明:“宦官統領禁衛軍是大漢章帝流傳下來的傳統,祖先遺命,不可以隨便廢除。”
何進也沒有繼續堅持。
漸漸的在劉辯的刻意寵信下,趙忠越來越得勢。皇甫嵩、朱雋等老將也站在了劉辯這一方。
八月初,袁紹大略的評估雙方力量,立刻發覺情勢在惡化,趙忠的實力已經不在何進之下。
立刻就出了一個荒妙的注意,那就是建議何進召集駐在外各州郡的軍團,引兵進入洛陽,以強制性的手段解除宦官的兵權,以絕後患。
何進立刻同意了袁紹的主意,雖然有曹操和陳琳的反對。
但是何進卻認為他們一個有私心,一個是儒生之見不加以理會。
曹操無奈的說道:“既然如此,大將軍可速速召宛城太守孫燦、幷州刺史丁原前來襄助。”
何進卻道:“涼州刺史的董卓兵力最厚,他最為合適。”
侍御史鄭泰卻擔心地說道:“董卓豺狼本性,引軍入皇城,必食人也!”
何進卻不屑的說道:“我們擁有皇權,又有軍隊,董卓哪敢怎麼樣?你們這些讀書人,事事總是多疑,不足以成大事。”
曹操也反對,“董卓面善心狠,一入皇城,必生禍患。”
就在何進有些猶豫的時候,袁紹的開口鎖定了何進的想法:“現在形勢比較嚴峻,必須要有大軍才能成事。”
何進同意了袁紹的意見,同時也確定了招董卓入洛陽的想法。
第三部 董卓亂國 第十一章 功敗垂成
手機電子書·飛庫網 更新時間:2007…8…12 6:02:00 本章字數:4453
何進這一決定,立刻寒了麾下許多將士的心。
第二天,鄭泰便掛印棄官而去。
鄭泰走後,尚書盧植也心灰意冷。因為他和董卓在戰黃巾時有過宿怨,現在何進不聽眾勸,決定重用董卓,董卓必將報怨於他。為了自保,這位老將也難過的歸隱田園。
儘管朝中的兩位重臣相繼離去,但何進並不以為然,他依舊執著於按計劃行事。並且,還加快了行動的步伐。
只是,當他準備給孫燦修書的時候,心裡就犯疑乎了。他想:“孫哲那個匹夫是我給逼走了,孫燦那個混蛋也是我將他趕出洛陽的。我與孫家積怨已深,此次行動我為什麼要叫他參與?難不成讓他來搶功勞嗎?”
隨即又想:“何況他跟我那外甥的關係那麼好。為了他,外甥曾經一年多都不理睬我這個親舅舅。他來了,一定會得到了外甥的寵信。那時,我就不是自討苦吃了嗎?不行,絕對不能讓孫燦來洛陽。不但要阻止他,還要斷絕一切資訊,阻止孫燦的前來。”
想到這裡,他立刻命令心腹,假傳聖旨在宜陽、廬氏一線,設下士兵,封鎖南下的路線。並下達了死命令,如果有不聽硬闖者,可以格殺勿論。
何進的整個行動,自然瞞不過皇宮裡的趙忠、段圭,因為他們早就在何進的府中安插了心腹。餘下的十常侍無不為何進的動作感到震驚。
趙忠道:“如果我們不想出一個萬全之策,那就只有死路一條!”
封胥附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