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此,三聖公主,鐵柺李與漢鍾離的到來,才讓這裡更加顯得篷壁生輝起來。
那漁樵老叟身為主人,坐在中間位置,鐵柺李與漢鍾離分別坐在左邊上首位與次席,三聖公主坐在第三席,二青和大白緊隨其後。
二青和大白能夠得到如此待遇,絕對是要歸功於自己的師父驪山老母,以及帶他們前來的好友,鐵柺李與漢鍾離。
雖然他們坐得如此靠前,但是誰也不好多說什麼。
畢竟,一點面子,還是需要給的。
右邊上首位的,則是火龍真君。
從這便可以看出,估計這火龍真君的修為,相比這漁樵老叟,也不差多少,在這眾仙之中,更是名列前矛。
鐵柺李說,這火龍真君修為精深,而且,火龍真君又是老君的記名弟子。是以,最不濟,那也得是太乙散仙,與那漁樵老叟相當。
在那火龍真人之下第二席,坐著的,正是那西海釣鰲客公羊道人。
在其後面,坐著十幾位二青認不出來,上前也從未聽說過名字的神仙。而在他們之後,坐著的,才是左慈和于吉,葛玄他們。
可以看得出來,他們三個,在這些地仙當中,除了二青和大白這兩個例外,修為墊底的,應該就是他們了。
而在二青和大白之後坐著的,也都是二青從未聽過名字的地仙。
他完全沒有想到,他此前未聽過名字的地仙,居然有這麼多。
細數下來,整個大殿,除去他和大白,地仙之數,居然有五十三位之多。可想而知,他對仙神的認識度,是何等的匱乏。
據漢鍾離暗裡與他介紹,這還只是南瞻部洲與東勝神州,以及在東海諸島隱世修行的地仙。且這些地仙,都還是比較好動的。
二青想想,也不由有些無言,似火龍真君這種懶到連頭髮都不梳的地仙,居然還是比較好動的,那如果是那些不好動的呢?
話說,地仙梳個道髻很難嗎?施個法的事情好吧?
他這根本就不是懶,而是覺得這散發很飄逸吧!
“老夫此前閉了個關,出來才發現,離上次百年仙會,已然過去九十載。光陰真如那過隙白駒,轉眼即逝。”
那漁樵老叟舉起玉懷,感慨起來。
玉杯翠綠欲滴,杯中之物呈琥珀之色,亦是嬌豔欲滴。那撲處的芳香讓人沉醉,此時小青已經悄悄伸著小腦袋,探到二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