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三衛軍則不然,自成軍以來哪一仗打的不是絕處逢生?哪一仗又不比現在險惡?因此,李信有充分的信心,三衛軍不但會頂住軍事壓力,更會將這些沒有戰馬的蒙古烏合之眾打的屁滾尿流。
李信這可不是憑空瞎想,蒙古人向來重視騎兵,因此頂尖的精銳都被選進了騎兵,而那些奴隸與資質差的病弱以及後被併入部落中其他人則是步兵的主要組成部分,在戰鬥力和戰鬥意志以及士氣上,與本部的精銳騎兵相比都不是能夠同日而語的。
遙遙只見兩軍轟然撞擊到一起,與此同時戰場上空騰起了瀰漫的白色煙霧,一場混戰就此展開。李信的視線被遮擋,已經無法再對中軍現場進行觀察判斷,成敗結果已經不是他所能左右的了。再看左翼的那日蘇殘軍,在孔有德一輪緊接著一輪的轟擊之下,顯然已經陷入了一種散亂狀態,進攻也開始變得軟綿無力。
不過烏珠穆沁部的統帥畢竟不是無能之輩,大軍主力騎兵開動起來,竟然由聯軍左翼為切入點,直衝了過來,然後以蜻蜓點水的方式,對左翼巴圖所部進行反覆的馬弓齊射。
這就像田忌賽馬一樣,互相以上駟對下駟,下駟豈有不敗之理?很快,三衛軍聯絡軍卒由硝煙瀰漫的戰場給李信送來了戰報,第一戰線由第一步戰營擔任主力,而擲彈兵營在張石頭的帶領下以斜形戰術縱隊前進,快速穿行至烏珠穆沁部步軍右翼,對其發動迅雷不及掩耳的進攻,致使其陷入混亂。
這種結果原本就在李信的意料之中,可緊接著的戰報卻又讓人一顆心緊緊的揪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