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作罷了先前打算找一名閩山戰士單挑的打算,用身上空白的符紙臨時畫了一些火爆符,希望能以此減緩閩族戰士向他們東石村據讀逼近的腳步。畢竟在張煌想來,道術可是一門極其厲害的殺招,就連泰山縣縣尉王虎那個學會了剛體的傢伙,也輕易就被燒地死無全屍,更何況是一些恐怕是連氣為何物都不知曉的外化夷族?
一想到剛體,張煌就不由有些鬱悶。
原以為在學會剛體後便可以不需畏懼閩族戰士的毒箭,然而伯長呂閔卻很遺憾地告訴他,就他目前的階段而言,樂多釋放一次剛體,骨頭內所溫養的髓氣便會耗盡,因為眼下的張煌只懂得‘放’而不懂得‘收’,就像今天傍晚那樣,白白讓由髓氣演變而成的透明盔甲在體外消散。虧張煌此前還以為這就是正確的施展方式,結果呂閔很不給面子地告訴他,若是像他這樣施展剛體,有再多的髓氣也只夠施展一次剛體,因為氣一旦流失於體外便會迅速消散,再也難以回收,而真正的剛體,卻要做到將髓氣依附在體表,彷彿在表皮上附加一層比鋼甲還要堅固的盔甲,但是要做到這一讀,很難,相當難。
“煉體……”
雙手枕著腦袋靠在樹幹上,張煌嘴裡嘀咕著呂閔一直強調的兩個字。
所謂的煉體,其實也是一個量變的過程,無非就是在一個漫長的過程,使得骨頭內的髓氣長期處於飽和的狀態,如此一下,盈溢的生氣便會開始逐步強化肌肉、外皮。這期間或許也有些不適的症狀,比如痠麻無力等等,但是一旦煉體的過程結束,那就會使人產生質的變化,也就是所謂的‘身氣一體’,到時候全身可以視為氣海,可以作為溫養‘生氣’的存在,實力暫且不說,至少再也不會傷寒感冒,抵抗力大大增強。
至於煉體究竟分為幾分步驟,張煌雖然聽呂閔在那唸叨什麼銅皮鐵骨之類的,倒也沒有太過上心,因為呂閔說得很明白,欲速則不達,凡事都要講究機緣:若是你生機旺盛,那麼生氣自然就充沛,無論是引氣還是煉體的過程也就快於常人,而反之,若是某個傢伙從小就大小病症不斷,生機衰敗,那麼恭喜你,你就算是努力一輩子,恐怕也達不到平常人的水平。
既然如此,張煌還細聽那些做什麼?聽天由命,一切隨緣唄。
雖然呂閔也說過世上有些可以加強生機的辦法,但是他並不知曉,這就等於說了白說。
總得來說,張煌對此倒也不急,畢竟他也算是初步涉及了剛體,只要髓氣足夠,他也能釋放一次剛體,這已經足夠他保命了,比起李通、陳到、太史慈那些縱然是張煌告訴了他們激發剛體的方式也許久憋不出個屁來的傢伙們,張煌無疑要幸運得多。
因此,相比較剛體,張煌倒是更在意呂閔對於生氣的描述。
生氣,即生機,就是始終流竄於經絡內的氣息,張煌原以為那是釋放武人戰技殺招的前提,但是透過呂閔的講解,他卻感覺全然不是那麼回事。
不可否認,生機確實可以用來釋放剛體等武人的戰技,但是這卻會消耗人的體能,若是消耗過於嚴重,那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恢復的,厲害些甚至要三五個月才能恢復過來,而若是一朝耗盡了生機,那恐怕與世人所說的油盡燈枯也沒什麼兩樣了。雖然對此還不是很瞭解,但是張煌還是憑直覺認為,經絡內流竄的生氣還是儘量別動為好,若是事出無奈,也儘量莫要傷及根本,否則後患實在太大。
而至於像髓氣這種與生氣一脈所生的附帶產物,倒是沒有這麼講究,畢竟經絡內的生氣已經足夠保證人體的必須,不至於出現生機截流、經絡壞死,直接導致人區域性癱瘓的局面。當然了,若是沒有什麼必要的話,髓氣盡量也別耗盡為好,損害倒是沒有,問題是若是髓氣充沛,髓氣便能增強人骨頭的硬度,算是一種另類的鈣質吧。而人的骨頭若是堅硬無比,對於武人而言那可是一件百利而無一害的事。
當然了,生機的附帶物也不僅僅只是髓氣一種,畢竟從呂閔口得知,溫養髓氣只是煉體的第一步,而第二步便是溫養血肉,簡單地說便是在髓氣盈溢的情況下,生機逐步開始強化人的血肉,即血管、肌肉甚至是外皮,這就解惑了張煌曾經的一個疑惑。
張煌還記得他義父傳授他道術的十分,他很納悶撰寫符紙所用的硃砂為何要混入他的鮮血,而以這種方式撰寫出來的符紙又為何具有著普通硃砂不具備的道術力量,現在張煌算是明白了,那是因為他的鮮血摻雜著生機,也就是氣。
換句話說,道符本身只是一種施展某種道術的媒介,而他混入硃砂的鮮血所蘊藏的氣,正是給道符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