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腐朽狀態,早被淤泥包裹著的部分,已經**損毀的很嚴重了,要比張辰上一次觀察時更加嚴重。

在船底的幾處,甚至因為淤泥中微生物的腐蝕,已經呈完全腐朽的狀態,只要輕微的給一點外力,就會從本來的船體上脫離出去。

船體內部的船艙中,不但有大量的貨物,還有不少的淤泥沉積,但卻不是全部的艙內空間都被淤泥塞滿了,有些船艙裡甚至有一半都是真空的。

船艙中也有不少腐朽了的地方,甚至比外部的**更加嚴重,囚真的用沉箱來打撈的話,單是沉箱加重的下壓力,就能夠把淤泥擠向船體,從而讓船體的腐朽處被大面積損害。

真是很難想象,按照原來工作組的打撈計劃,當有一天那隻巨大的沉箱完全開啟後,發現裡邊的沉船已經嚴重損毀了,那些專家們那回事怎樣一個心情。

估計最多的回事慶幸吧,多虧當初採用了沉箱打撈,否則還不得當場出醜嗎,有了沉箱的存在,只要對外界宣佈沉船在海底因為長時間的浸泡和沉沒時候的撞擊等原因已經嚴重**,無法正常進行展示,就可以逃避掉所有的責任。

至於說考古的收穫,那當然是有的,不是還撈出那麼多的瓷器和金屬器具嗎,那也是一大收穫的。反正已經是十幾二十年過去了,請來幾家媒體對倖免於難的文物狂吹惡捧一番,不但能夠消除掉沉船損毀的不利影響,還能夠讓這次的打撈變得更加有意義,這不就是一舉多得的好事嗎。

“南海一號”上的文物大多數都是一些當時的外銷瓷器和銅鐵器,其中的瓷器也有一些不錯的,但是卻沒有特別精品的,唯獨是年代比較久遠一些,在工藝上完全達不到精品的程度。

更不可能像有些人判斷的那樣,大多數都能夠定為國家一、二級文物,真要頂級的話,能有十分之一進入二級文物就不錯了。畢竟沉船裡的文物只是當時的對外貿易商品,不可能和真正精緻的官放造辦貢品相媲美。

船載的金屬器具就不說了,絕大多數度已經嚴重的腐蝕和損毀,唯獨瓷器中還能挑出少量能夠進行修復的來。

按照《文物藏品定級標準》中的規定,瓷器類的文物和藏品想要定為一級文物,就必須要符合“時代確切,在藝術上或工藝上有特別重要價值的;有紀年或確切出土地點可作為斷代標準的;造型、紋飾、釉色等能反映時代風格和濃郁民族色彩的;有文獻記載的名瓷、歷代官窯及民窯的代表作。”等條件。

很明顯傳聲的文物還不能達到這些條件中的一半,所以說,過早對船載文物做出盲目的積極和樂觀的定位,是嚴重背離考古學宗旨的行為,甚至會帶來考古研究中的造假現象,絕對不值得提倡。

張辰看過船上和船體周圍的淤泥內所掩埋的東西后,並沒有把意念力收回來,而是繼續讓意念力順著沉船向偏西的方向延伸,到了五百多米外的一堆海底淤泥處才停下來。

在那裡的一小片淤泥覆蓋下,還有一艘沉船的殘骸,只不過那殘骸也有點太殘了,完全看不到船的樣子,只是一間船艙的一多半而已,勉強能夠從它側面的彎曲弧度和上下左右的木質結構中看出和普通木質房屋的區別來。

就是這麼一間船艙的殘骸,它的價值卻不必“南海一號”低一點點,甚至還要高出許多,就因為在這間已經九成以上毀容的船艙裡,有幾件文物可以證明一段歷史,而這段歷史卻又在過往的幾千年歷史中佔有重要的成分。

這些東西都是張辰在早些時候觀察南海沉船的過程中發現的,類似於這樣的可以在歷史研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沉船還有三四處,屬於南中國海三千多艘沉船中最有價值的幾處。

雖然沉船已經很破爛了,而且被深埋在海底,但是裡邊的東西卻是價值奇高,隨便指出一處來,就要遠超過南海一號的價值,甚至要超過好多個南海一號的價值。

長期以來張辰都在考慮,這幾處的沉船到底是要公佈出來,還是在打撈的過程中幫國家撈起來,又或者收入自己的囊中。

公佈出來是首先被排除了,那些官老爺們沒事幹就喜歡扯皮,勾心鬥角的相互角力,沒有幾個願意在正事上多下功夫,到時候他們不撈,反而便宜了那些盜撈者。

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張辰最終又放棄了收入自己囊中的打算,南中國海是中國的海域,那裡的沉船張辰一艘也不會碰,這個是要堅決地堅持的。

但是又不能專門去等在那些沉船點附近的打撈作業,天知道那會等到什麼時候,即使那些沉船已經被大自然掩飾和遮蓋的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