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地面。這時候二叔用鐵鍁在上面起溝,這些地溝不用很深,是用來填埋雜草的。那些雜草本身就是很好的綠肥。可以合理利用,這就是農民的智慧。
“幫忙,將那些我除掉的雜草弄到溝裡面,注意要均勻。”楚家強對周福榮等人喊道。
隨後,他讓其他人按照他剛才的方式,將雜草一段距離一段距離地翻出來。他還有事做,那就是等那些雜草填在溝裡面之後,下一點草木灰做肥料,是很好的有機肥,然後回溝起壟。
前作如為春化作物,可採用畦溝隔年輪換,在溝底進行深翻的方法。整地作壟最好在晴天土壤水分適宜時進行,並增施有機肥,做成高30厘米、寬1米左右(連溝)的高壟,有利於土壤疏鬆,通氣性好。
“還挺複雜的呀!這番薯不是很容易生長的嗎?怎也那麼難伺候?”周福榮嘀咕道。
“生長容易是沒有錯,但你想要它高產,沒有一點功夫那行?要不然,大家直接種番薯,這世界就不會有饑荒了。”楚家強說道。
二嬸很快挑來一擔薯藤,萬老夫人等老人家幫忙扦插。原本,楚家強讓他們別來的,但這些人愣是要過來,說再不動,骨頭都快要鏽透了。他們現在雖然大富大貴,但以前也不是沒有做過這種事情,所以不用二嬸教,他們都能做得很好。
扦插也需注意,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插的稍稀一點,遲插的稍密一點;熟期遲、單株生產力大的適當稀植,反之適當密植。
扦插方法一般採用斜插法,將有4…6個節、長15…20厘米的薯苗,傾斜與地面成一定角度插入土中3節左右。對於土層深厚、肥水條件好和早插地,可採用淺平插法,用具有5…8個節、長20…25厘米的薯苗,將其中3…5個節呈水平狀淺壓於壟中,深度3…4厘米,使薯苗各節處於同一個深度,並均勻用力壓土。
對乾旱地區、土質較瘦和旱季插時,宜採用直插法,將長10…15厘米約有3…5個節的薯苗,直插入土2…3節。
為保證甘薯扦插後保全苗,應做到“四不插”,即在暴雨不插、西北風不插、光照強烈不插、久晴土燥不插,以防止缺株斷壟。
“上次我在一個地方看到很特別的種法,人家的番薯都是不在泥土裡面的,直接掛起來,收番薯的時候就很容易,而且隨時可以看到番薯的生長情況。”陳武開口道。
“你說的是無土栽培?那玩意是高科技,農村人那裡玩得起?城市裡面沒有土地,只好這麼幹,農村到處都是田地,也沒必要搞那些。”洪老笑道。那種種植方式,他也不是沒有見過,的確挺新穎的。
楚家強點點頭,很贊同洪老的說法。(未完待續)
第四百五十七章 換旗杆
ps:感謝專業修魔者跟魔刀小子殺的打賞,恭喜魔刀小子殺晉升楚家寨舵主之位。!
一天下來,已經種植了不少,二叔二嬸估摸著應該也夠吃了,於是沒有再種。如果收成好的話,三五千斤的番薯應該是有的,足夠大家一年用了。
其實,大家吃得也不多,好像楚家強這些年輕人,就喜歡時不時拿一些出來烤。而女性則是通常用來做番薯糖水,也很多人喜歡,做法簡單。老人家可能就吃喜歡隔不隔吃一頓番薯飯。
番薯飯是農村的一種特色,很多孩子都喜歡吃。把番薯洗淨,去皮,切小顆粒;大米淘洗乾淨,同番薯粒放入飯堡內,加水適量。就跟平時煲飯一樣就可以,出來的米飯有股薯香,蠻不錯。
其實,也不止農村特有,城市裡面也能看見。番薯飯可謂是最流行的一道菜,便宜量足,有助於消化。
剩下的,不是曬乾,讓這些人無聊的時候抱著啃,就是水煮出來餵雞鴨。現在,很多人家也會晾曬一些薯幹,讓喜歡的住客們品嚐。
回到村裡面,就看到很多人彙集在學校操場上。
這個操場,經過精心修理之後,終於有了操場的摸樣。地面也是水泥板的,兩邊是兩個籃球架。籃球架是傑克頓他們資助的,此外,還有其他的體育器材。邊上是兩個羽毛球場,還有五張可收縮的乒乓球桌。
平時,有空的人會經常過來打籃球等等,除了學生,還有遊客,甚至研究院的年輕人等等。總之,每天都會滿場,除了下雨天。這裡也是村裡面比較熱鬧的娛樂場所,愛運動的人會經常過來。
反而是傑克頓等人想要過來運動運動,幾乎沒有一次如意的。為此,他們準備擴大這個場地。不然根本不夠。
那些孩子也是天天跑來,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