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當下最要緊的不是讓這些人參加下一個高考,而是讓他們到大街上看看。然後他們會發現,有一些專科的就業率都到了100%。
大學的就業率應該是一件沒有準確率的資料,我估計你像某某一樣從清華出來去賣豬肉照樣不能算你失業。只是原來上了四年的大學也可以回來去做不用讀中學就可以做的事。也不能這麼說,聽說人家都靠名氣開了百家連鎖。我看我出了這本書去買輔導書肯定也有得賺。
我上中學時,就有老師跟我說,你這輩子就靠初三了,到了現在,又有人告訴我,你這輩子就靠高三了。
我很想問他們,你的人生就靠考試啊!是不是考不好了你就沒生育能力了?命運在你手裡,幹嘛非讓中考高考和你一起握著。我自始至終都不覺得高三會改變誰的命運,不信你可以問問你的老師,他是在高三那年就決定要當老師的。
其實高三這一年是很多人都會迷茫的一年。考哪所學校,高不成,低不就。清華北大不是人人都可以去的。報哪個專業,今年熱的專業搞不好四年以後就涼了。還參不參加高考,不參加又聽說打工比上學還苦。上學就夠苦了,打工竟然更苦。高考完了,確實高不就,低不成。沒辦法了,只好跳樓了。
說了老半天我們的命運真的讓別人握住了,這實在是一件悲哀的事。
我覺得,高三隻是一個時期,和青春期都沒什麼區別, 你青春期尚且會有逆反心理,到了高三卻只會逆來順受。老師讓做什麼你就做什麼。我從來不覺得一個只知道傻學習,連抬頭看一下天空都忘了的人會有多大的成就。
高考的前一天我看到高三的宿舍樓門口堆滿了書,我心想歷屆畢業生走時候都要有一些過激的反應,(比如摔板凳,砸桌子。撕卷子)總不會過激到要焚書吧。正想時,看見幾輛人力三輪車開進校園,上面寫著收廢品。我問學哥幹嘛把書賣掉,學哥頭也不抬的說,這還用問,沒用了。
這是一句多麼悲哀的回答,我們學了三年的東西,沒用了。當然也不能說一點用都沒有,至少當成廢品賣了還可以讓我們吃幾碗板面。
承受力的問題
昨天看新聞,發現今年高考跳樓都成為一種風景。四川,山東,大連,南北都有。
有一個筆者說這樣的悲劇是因為我們的承受能力。
對於這種說法,我很懷疑筆者的判斷能力。我從來不覺的現在的高中生對挫折的承受力有問題,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從外到內都沒有問題。
我們也能背起有二三十斤書的書包而不帶喘氣,在做錯一道存在很多年做了很多遍的題後聽老師罵我們沒用而沒去揍他。並且捱了疼我們愛我們的但表現的就是關心我們分數的父母的揍沒有離家出走。在經歷每週一度的比月經還要頻繁的而且總是考好的情況要少的考試後沒有被考倒。在38度的氣溫下坐在容納70人的沒有空調的教室坐到褲子都溼了也沒有熱糊塗。
我們的承受力已經很棒了。
為什麼還是有人止不住跳樓。
說白了,還是因為我們偉大的教育家。一再的把高考,大學教育神化
靜下心想想吧,高考就那事,白紙黑字,檢驗的是你思維模式的僵硬程度而非你的智商是否不是弱智。狀元就那種人,帶著幾個二百五的眼鏡,滿臉我是弱智的表情。中國的明天就靠這種人了。大學就那種教育,它告訴我們沒文化工作不好找,有文憑好找工作。它們連文化和文憑都沒搞清楚。我們的明天就指望這種教育了。
中國的高中苦,高中累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甚至有人說這是中國特色。本來一件挺悲哀的事,我們的教育家還可以自豪的宣稱創新人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
中國現在的教育絕對不是素質教育,而是白紙教育。一張紙決定一個人的未來,絕對不是好的教育。
考綱的問題
我可以忍受考綱上其它亂七八糟的東西,但我實在無法忍受它竟然還會考察學生的運算能力。好像現在出題的都不會用計算機,也許他們根本不知道現在是二十一世紀,有計算機這東西。我就想當成5算,可是考綱說了,要省略到小數點後4位,於是我就錯了。
真是的,差一點就考上清華,北大了,差這一點就考不上清華北大了。我不確定誰考上大學還會用手去計算一排數字的方差並保留到兩位小數,我可以確定的是那些閱卷的人絕對不會用手計算你考了多少分。什麼是運算能力?考試的時候有用,考完了沒有用。就這意思,和現在所學的知識是一個鼻孔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