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部分

袍進了內殿。

周大學士退出大殿,便見一側的三名小太監正低低怯笑。他們是故意的,要看他出醜。

這回慘了,居然闖入大殿懷了皇帝的好事。這可是殺頭的大罪!

新皇整好龍袍,若無其事地坐在龍案,喚了聲“來人”,自有大總管領了太監來拾掇一殿的狼藉,重新將文書奏摺放到龍案上,端嬪送來的羹湯已涼了。

大總管領了新皇的話,讓小太監請周大學士入殿。

周大學士戰戰兢兢,磕頭大拜。

新皇道:“剛才,周大學士都瞧見什麼了?”

要是說瞧見,那可是皇帝的女人,是他能看的?

要是說沒看見,那樣吸引人眼的一幕,著實太誘人了,到底是皇帝的嬪妃,長得真是好呢。

不敢說實話,忙道:“微臣什麼也沒瞧見。”

“哦!”瞧不出新皇是信了,還是不信。

周大學士第一次覺得這位年輕的皇帝讓他摸不透心思。

新皇道:“周大學士見朕有什麼急事?”

周大學士抱拳道:“皇上要賜封淑妃、端嬪的父兄,並無不妥,此事事關重大,按照過往的慣例,是要與禮部商議之下再擬旨。”

新皇見到素妍,突然就想給江家賞賜,因只賜江家,生怕惹來非議,這才想到要賞賜淑妃、端嬪等。“周大學士言之有理,大總管,傳禮部曹尚書、左右侍郎入宮。”

當日黃昏,前往六、七、九公主府的太監出宮宣旨,六、九公主因其婆家的功勳,被賜封為鎮國、平國大長公主,而七公主亦有了封號“壽陽”,六、九公主又得三縣沐食邑為封地,七公主得了二縣封邑。

聖旨中,隻字未提大公主的賜封。

次日清晨朝堂上,在臨退朝的時候,新皇又當朝宣旨,賜封淑妃之父許季嚴為二等昌成伯,端嬪之父顧力行為二等明鏡候,皆可世襲三代,太后孃家侄女舒秀麗賜封為佑寧縣主、只得幾歲的舒真亦被賜封為三等佑忠公。

皇帝按律重懲了太后舒家的兄弟、子侄,卻又厚賜了舒秀麗與舒真姑侄二人。

看看許、顧兩家,因為女兒入宮做了嬪妃,竟一門榮耀,誰說生女不如男,有女如此,那也光宗耀祖的事。

滿朝文武一臉羨慕地看著許季嚴與顧力行。

顧力行兩日前才從晉地辦了大案回來,得了禮部官員送來的文書,要他今晨無論如何也要參朝議政,心下正想著如何與皇帝稟奏晉地的案子,竟被封了個明鏡候,這個封號頗有些意思,明鏡,有明鏡高懸、清明無垢之意。是要他徹查每宗案子,也不放過任何一個人。

☆、497 通氣

禮部左侍郎是一個方姓官員,抱拳稟道:“皇上後宮嬪妃稀少,按照我朝的規矩,皇上該充盈後宮。雖然明春各地遴選的秀女方才入宮,但現在可在皇城正五品官員家中的待嫁小姐中挑選適齡女子入宮為妃。”

顧力行的女兒顧令雯這入宮才幾日,聽說極受皇帝寵愛,楊皇后身懷重孕不能侍寢,許淑妃一門心思都撲在教養大皇子宇文愷身上,難怪顧令雯入宮幾日就給顧力行掙了個“明鏡候”的爵位,想想還真是容易。

安大人一言出,立有六部官員附議。

怎麼能顧力行一家就佔盡好處。

新皇端坐大殿,見百官或捧象牙,或執笏片,振振有詞,說了一大堆,不外乎是說皇帝子嗣單薄,應該廣訥嬪妃充盈後宮。

瞧這情形,要是不選嬪妃入宮,反有些過意不去,各部院的官員都覺得在明春秀女入宮前,應該有一批美人入宮為嬪妃。

他這一生,再不能得擁摯愛,早無退路。“此事就交予禮部著辦,今秋不用挑選太多,且選十八名女子入宮,交予皇后、淑妃、端嬪最終選定六名留予宮中。所有入選女子年齡在十五至十七歲間,有婚約者不在其列。退朝!”

誰都知道,要是先入宮這可是佔盡好處,要是顧令雯是跟著幾十上百名秀女入宮,後宮中人誰知道她是誰?偏她入宮時,唯她一人。還是自皇宮偏門抬進去的,一入宮就封了端嬪,但凡她稍爭氣時,定能成為四妃之一。

雖說只有六人,卻引得有適齡女兒的臣子躍躍欲試,尤其是早先與靜王黨、寧王黨有勾結的臣子,視這為全家平安最有力的途徑。回到家裡,喚了主母來商議。若遇最滿意的女兒有婚約,便悄悄退婚,或者直接將婚約移轉到其他女兒身上。

一時間,皇城也是暗潮洶湧。

冷清了大半年的曹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