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6部分

情況酌情選用。另外要注意,光把溫度和大氣調整好,這整地過程遠未結束,仍需要佈置一套完善的生態系統以穩定整地分數。而且要注意,溫度引數一般比大氣引數重要,而決定溫度的因素中,行星與恆星的距離最重要。只有那些距離適中的行星才最有可能,也最容易改造為T3星球。

讀完這個介紹,劉雲和梅青都深有體會,原來星際殖民並非是採礦造基地這麼簡單,要把行星變成一顆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政星,還要走很長的道路要走。以前劉雲他們建造的只是軍事基地,把基地建造好,再封閉起來,只需讓人能在基地裡生活就行,這樣人們要外出並不容易,這樣的行星也僅僅是擴充套件了居住空間而已,並沒有獲得另一個家園。如果能把一顆荒蕪星球變成另一個地球,那才是最大的成就。

看了系統出售的商品,劉雲忽然想自己設計更好的整地工具,用來改造眼前這個南門二一號行星。梅青忽然提醒道:“先別忙,先把你的科研隊伍叫過來,你可以一邊研製一邊教學,這樣效果豈不是更好?”

“有道理,這樣華夏帝國就會增加一批‘整地達人’,哈哈”

於是,劉雲緊急從地球和“茉莉雲南”星上調集一批科學家,前來學習整地技術。這樣,華夏帝國的星際殖民之路才進入快速發展階段。

第八幕 銀河 第八章 整地

人員聚集之後,劉雲就開始向他們演示如何把乾燥而富二氧化碳的南門二一號行星整地成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

“這顆行星距離恆星比較適中,由於二氧化碳較多,所以平均溫度在32度左右,溫度是差不多了,但大氣濃度仍然不夠,那麼我們就需要微調這裡的大氣含量。”劉雲一邊解釋,一邊操縱神龍母艦的控制檯,頓時,母艦上投下一個巨大的機器,降落在地後,這個機器立即開始向地下打洞,而地面的部分則有一個大管道,似乎是用來出氣的。

“這就是標準的大氣產生裝置。”劉雲解釋道,“我們需要在行星各處再放下五個這樣的裝置。這些裝置將要分解地下的岩石,釋放出各種氣體。地下岩石有很多種,有些是氮化物,可以釋放出氮氣、氨氣,更多的是氧化物,可以釋放出氧氣。在這裡我們要釋放出氮氣,而不是氧氣,因為現在大氣中已經有足夠多的二氧化碳,將來有了植被就會有足夠多的氧氣,不需要再增加了,要用氮氣來稀釋氧氣,否則這星球成為富氧星球,人在上面會氧化加快,衰老加快,這可不好。”

大氣產生裝置紮根下去之後,就開始深挖洞了,而第一個裝置已經開始呼呼地往外噴氣。這個過程要持續一個星期,才能使整個星球的大氣濃度滿足要求。同時,劉雲還安裝了一臺光合模擬裝置,消耗能量晶體,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產物是有機物和氧氣,除了能量來源不是太陽能之外,其他都和植物的光合作用很相似。這樣,行星大氣中的氧含量將會迅速增加,同時也會累積大量的有機物,混合一些礦物質,將來就可以作為森林的肥料。

光有大氣還不夠,還需要水。此時,劉云為了不浪費時間,剛剛放好大氣處理裝置後就帶著艦隊去二號、三號和四號行星上“挖冰取水”。這個過程很簡單,只需讓“飛龍工程船”下到這三顆行星上直接挖掘,再送到母艦之中,然後運到一號行星,讓其融化,形成“人造海洋”。一號行星的水資源不多,而剩下三顆行星的冰塊已經太厚了,正好可以取長補短。

要製造一個海洋,所需的運輸量和工作量不會太小,所以劉雲就讓這百多艘母艦,數千艘工程船在這裡辛勤工作,這是機械的工作,就讓智慧程式來完成就得了。要想讓南門二一號行星上的海洋形成地球那樣的規模,以現在的工作量,恐怕需要工作十年但是,沒必要搬運這麼多水,只需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水就夠了,因為這些都是淡水,足夠在行星上形成豐富的江河湖泊。所以,劉雲決定讓這支工程隊連續工作一年,在行星上製造一個完整的水系。

如果大氣和水斗解決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栽種植物,培育動物的工作了。劉雲直接把這些工作交給生物學家來完成,他自己懶得管,劉雲只關心這個星球上有多少艦隊基地,有多少殖民城市。由於南門二完全是蠻荒恆星系,所以行星上可以大肆建設,不用考慮生態不生態,不會像美麗的“茉莉雲南”星那樣到處縛手縛腳。

南門二的殖民建設步入正軌後,劉雲又帶著這些科學家返回太陽系。這一次,他們要面對一個更加艱鉅的“整地任務”——改造金星。

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大小和地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