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鄉怎能不逢故知。下林纏著她來南方,早就提前和長生打好招呼,長生從暑期培訓班脫身,坐了一夜車趕來周莊。眼下泛青,卻掩不住精神奕奕。
一年未見,他越發長開了。依舊是小平頭,濃眉似墨,許是南方的水米養人,居然比從前白了許多,面板曬成了古銅色,更顯俊朗。
常被父親帶著參與公司的事情、和大人們打交道,又結識了迥然於北方人的朋友,見識增長,直接影響到氣質。他眉宇開闊,自信非凡。
依舊坐著,也不站起,手中華麗的轉著畫筆,調侃的笑:“小姐,賞個光來!”一口熟練的廣東腔,逗笑了兩人。
從烏青條磚砌的地面開始,一叢叢細碎的‘人’字,微露著泥,和著水霧,經得起百年的踩踏,又容易修補。
周莊的主體是兩條水道,四座橋連起來三條街,像兩個拼起來的“井”字,從西邊的東邊的雙橋,沈廳,張廳,到西邊的全福寺,慢慢踱一圈,頂多一個鐘頭。既然重逢了故交,便不著急回去用早飯。長生說他有熟知的好飯店,不如趁著清晨人少,慢慢享受這江南水鄉的安靜。
話雖不錯,只是叫上林平白添了幾分驚異。
他和下林一般,從不知享受生活,兩人好養活的很,給什麼吃什麼,也不在乎美景美食,有吃有睡,絕不挑剔。
卻不知,她詫異的目光,讓長生暗暗擦了一把冷汗。
也暗地裡竊喜:追女六十八招,果然沒有白看!
早點在一條巷子的民居用,兩層老樓在一層臨街的位置隔開了小間,三四張極窄小的桌椅,食客寥落,只他們一桌而已。
早餐店的老闆是位中年男子,操著一口不太標準的普通話招呼他們。下林手指頭在餐桌上一抹,皺了眉頭,有些厭煩於油膩的環境。長生悄聲:“他家的千層糕是周莊一絕,別看店裡客人不多,附近居民都是買回去吃的。老太太一早起來做千層糕,數量有限賣完為止。”
他沒說,他趕到周莊就來拍門,千叮嚀萬囑咐求老闆為他留一份千層糕熱在蒸籠上。
千層糕、清明蓬糕,糯餈油條,又上了兩份小餛飩。姐弟倆都不喜吃甜,更討厭糯米黏黏的感覺。然而擺了一桌子,幾乎全是糯米制品,下林不好拒絕他哥的好意,又怕好容易重逢姐姐破壞氣氛,率先填了一塊千層糕在嘴中,心想我忍一忍吞下去吧,卻眼前一亮,被之傾倒。
清明蓬糕晶瑩透綠,形似碧玉,香氣撲鼻,上林好奇的詢問做法,老闆笑呵呵說本該是清明時分去野外摘來嫩綠的青蓬,洗淨燙熟,清水漂過,切碎磨成了漿,加糯米和粳米混合的米粉,煎出糖油,倒進蓬漿米粉裡攪拌均勻,要稠稀適度蒸出來的糕才軟糯不粘牙,旺火沸水裡要蒸上兩三個小時才出鍋。本是清明才偶爾一做的食物,今天算你們有福氣。
再想要,老闆卻擺手,沒有了沒有了。我家孩子從外地回來,他想吃,老太太才特意做給他,念在小夥子心誠,特意為你們留了一份,再想要,不如等明年清明。
上林又討要了千層糕的做法,信誓旦旦回家做給下林吃。老闆看著他們樂,年輕小姑娘哪有耐心守在廚房一層層的加漿。
從早餐店出來,站在富春橋上,看周莊土生土長的居民挑著擔子慢悠悠的行走,又有幾艘木船在七八米寬的水道上緩緩而行,船家奮力搖櫓,從橋洞中穿行。上林在店面裡看著女娘騰騰的織土布,買了三塊成品算計著回去鋪在床頭櫃上,擺束潔白的百合相映成趣。
到了周莊不可不去沈廳。偷窺,總讓人熱血沸騰。沈萬三大約沒想到自己會成為公眾人物,現在的沈廳還略顯安靜,遊客三三兩兩,後世裡每天都有成千上萬人參觀他的臥室和廚房。
沈萬三據說是鉅富,而沈廳卻和他傳說當中的資產不成正比。廳堂陰暗、門檻過道樓梯都狹窄緊湊,傢俱們也樸素的讓人眼睛發直,幾乎要懷疑那個鉅富傾國的沈萬三是否當真住在這裡,抑或只是打了個幌子,其實旁處另有豪宅。
勤儉發家第一二派商人的做派,秋下林無法理解。
從他有記憶以來,無論家裡再窮,姐姐都會把房間收拾的無比舒適,生活愜意。
長生充做導遊,介紹沈廳共有六進,而女眷們只能在後三進和樓上活動,樓上叫走馬樓,靠天井的一圈房間就像是風靡一時的麻將牌,這頭是床,另頭是窗,窗外是對面的窗,窗裡的人面對一點瓦面、一角天空,興許還能數一數對面窗上的花翎,單調得令現代人心驚的生活。
不必詫異李長生對周莊各個地方的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