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五月,庚寅,上幸芳桂宮,至合璧宮,遇大雨而還。
'7'五月,庚寅(初三),高宗前往芳桂宮,走到合璧宮,遇大雨而返回。
'8'乙巳,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寇蔚州,殺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將兵邀之於朝那山北,兵敗,為虜所擒。朝議欲廢豐州,遷其百姓於靈、夏。豐州司馬唐休上言,以為:“豐州阻河為固,居賊衝要,自秦、漢已來,列為郡縣;土宜耕牧。隋季喪亂,遷百姓於寧、慶二州,致胡虜深侵,以靈、夏為邊境;貞觀之末,募人實之,西北始安。今廢之則河濱之地復為賊有,靈、夏等州人不安業,非國家之利也!”乃止。
'8'乙巳(十八日),突厥阿史那骨篤祿等侵擾唐朝蔚州,殺死刺史李思儉。豐州都督崔智辯領兵在朝那山北截擊而失敗,被突厥人俘虜。朝廷商議想廢除豐州,將豐州百姓遷移到靈、夏二州。豐州司馬唐休進言認為:“豐州依仗黃河為屏障,處於敵人的要害地帶,自秦、漢以來,都設定郡縣;土地適宜於耕種放牧。隋朝末年禍亂,將當地百姓遷移到寧、慶二州,致使胡寇深入,以靈、夏二州為邊境;貞觀末年,招募人民充實豐州,西北才獲得安寧。現在如果廢除它則黃河邊上的土地將再次為胡寇所有,靈、夏等州人民不能安居樂業,這對國家不利。”於是廢除豐州的事情沒有實行。
'9'六月,突厥別部寇掠嵐州,偏將楊玄基擊走之。
'9'六月,突厥別部侵掠唐朝嵐州,偏將楊玄基將他們擊退。
'10'秋,七月,己丑,立皇孫重福為唐昌王。
'10'秋季,七月,己丑(初四),唐朝封皇孫李重福為唐昌王。
'11'庚辰,詔以今年十月有事於嵩山;尋以上不豫,改用來年正月。
'11'庚辰(疑誤),高宗下詔,定於今年十月封嵩山;不久因他有病,又改為明年正月。
'12'甲辰,徒相王輪為豫王,更名旦。
'12'甲辰(十九日),唐朝改封相王李輪為豫王,改名李旦。
'13'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病喑,乞骸骨,許之。
'13'中書令兼太子左庶子薛元超患啞病,請求退休,獲得批准。
'14'八月,己丑,以將封嵩山,召太子赴東都;留唐昌王重福守京師,以劉仁軌為之副。冬,十月,己卯,太子至東都。
'14'八月,己丑(疑誤),高宗因將封嵩山,召太子赴東都洛陽;留唐昌王李重福守京師,以劉仁軌為他的副手。冬季,十月,己卯(二十六日),太子來到東都洛陽。
'15'癸亥,車駕幸奉天宮。
'15'癸亥(初十),高宗到奉天宮。
'16'十一月,丙戌,詔罷來年封嵩山,上疾甚故也。上苦頭重,不能視,召侍醫秦鳴鶴診之,鳴鶴請刺頭出血,可愈。天后在簾中,不欲上疾愈,怒曰:“此可斬也,乃欲於天子頭刺血!”鳴鶴叩頭請命。上曰:“但刺之,未必不佳。”乃刺百會、腦戶二穴。上曰:“吾目似明矣。”後舉手加額曰:“天賜也!”自負彩百匹以賜鳴鶴。
'16'十一月,丙戌(初三),唐高宗下詔停止明年封嵩山,因為他病重的緣故。高宗苦於頭重,不能看東西,召侍醫秦鳴鶴診視。秦鳴鶴請求用針刺頭使它出血,可以痊癒。天后武則天在簾中,她不希望唐高宗的病治好,大怒說:“此人可以斬首!竟想在天子頭上刺出血。”秦鳴鶴叩頭請求保全生命。唐高宗說:“只管刺,不見得一定不好。”於是用針刺百會、腦戶兩個穴位。高宗說:“我眼睛似乎看得見了。”天后武則天把手舉在額上說:“這是上天的賜予!”親自揹負綵緞百匹賜給秦鳴鶴。
'17'戊戌,以右武衛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招討阿史那骨篤祿等。
'17'戊戌(十五日),唐朝任命右武衛將軍程務挺為單于道安撫大使,招撫討伐阿史那骨篤祿等。
'18'詔太子監國,以裴炎、劉景先、郭正一同東宮平章事。
'18'高宗下詔令太子監理國事,任命裴炎、劉景先、郭正一為同東宮平章事。
'19'上自奉天宮疾甚,宰相皆不得見。丁未,還東都,百官見於天津橋南。
'19'高宗自從在奉天宮病重,連宰相都不得進見。丁未(二十四日),回東都洛陽,百官朝見於天津橋南。
'20'十二月,丁巳,改元,赦天下。上欲御則天門樓宣赦,氣逆不能乘馬,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