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四章 林疋的故事(一)

在遠距首都西南方兩千餘公里的深山之中,存在著一片不為人所知,也不在任何地圖導航軟體上存在的地方。

這裡身處一片極深的地底工事中,原先是二戰時期留下的防禦工事,後來在某個專家的提議下,並沒有被廢棄填埋,而是順著進行了挖掘改造。

當時的國家十分困難,僅憑藉著那時候的人力物力財力其實很難支撐起這個龐大設施的運轉,但好在那時候人的想法也相對來說比較簡單,科技的進步也尚沒有邁入電子資訊階段。

即便如此,這座處於地下的城堡,仍然代表了整個國家最為尖端的科技實力。

有權利知道這個地方存在的,全國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

可即便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也不一定能夠知道這個地方在做什麼。

真正能接觸到這個設施內部資訊和機密的,全國上下不超過20人。

他們稱呼這個地方為“三所”。

有三所,自然也有一所二所。

一所在十年之間,幾乎是憑藉著一己之力震驚了全世界,成功透過研究和計算,幫助引爆了新中國最初的兩顆核彈。

一所的全稱正是核物理研究所。

二所的名氣不比一所小,前身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後來獨立出來,成為了航天科技研究所。

無論是核彈還是人造衛星,在國家的科技發展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也離不開各類專項學科尖端人才的通力合作。

很奇怪的是,世人大多知道一所二所,卻對這個無比神秘的三所所知甚少。

這個所從建成以來,也從未做出過什麼舉世震驚的事蹟來,不僅如此,國家對於三所的投入也並不算多。

這裡的並不算多是相比較於一所二所而言的,其實對於這個時代的國家來說,對這個研究所的投入,已經算得上是“傾注心血”了。

而事實上,這個三所所做的事情,某種意義上其實遠比一所二所要重要的多。

如果說一所二所都是在和元素週期表上的放射物質和機械打交道,那麼三所研究的方向便更傾向於微觀層面。

這裡研究生物。

準確的來說,是研究遺傳基因。

因為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以及一些難以言說的原因,這裡的研究成果即便取得成功,也不能公之於眾。

但其實這些在全天下並不算新聞,只不過這個時代訊息比較閉塞,加上世界各國都對這件事情守口如瓶,所以幾乎所有強大的國家都在默默地做著這件事情,卻並不為人所知。

事實上無論是m國的特種戰士小隊,還是r國的神風特攻隊,亦或者是d國的特勤隊伍,都有這些“基因戰士”的身影。

只不過當時這些研究還相對比較淺薄,但也已經足夠讓戰爭當中的對手吃上大虧。

國人受孔孟之道教化,行事中庸為上,上者伐謀,並不似那些國家一樣,研究了半天只為了給自己的國度

加上幾個超級戰士。

相比於身體上的完善,這些兢兢業業的科學家們,更偏重於想要培養一類智力卓絕的“超人”。

經過將近三十年的苦心孤詣,兩代生物學家的不懈努力,這裡總算是要誕生第一批經過基因改造的實驗體了。

底下堡壘的g區,作為最核心的培育區,這裡便代表著其他六個區所有科學研究成果的儲存地。

六個巨大的玻璃罐子擺放在最中央的位置,每個罐子裡面放著一個已經足月的嬰兒,他們的臍帶彷彿一條白色的蚯蚓,似乎在吸收著周圍液體當中的營養物質。

事實上整個g區常年處於一片黑暗當中,但那個站在罐子面前的人對這裡無比熟悉,現在的他,即便是閉著眼睛,也能在g區裡抹黑找到任何自己想要的東西。

想要進入g區需要從中央幹道穿過兩層隔離門,兩層隔離門除了用來讓到此而來的科學家穿上厚重的無菌服以及夜視裝置之外,更重要的作用便是隔離內外的環境。

g區相比於外面要熱,常年需要保持37度左右的溫度和65%左右的溼度,這就導致每次穿著厚重的無菌服進入到這裡,都像是穿著棉襖走進了亞馬遜叢林,這種考驗不是一半人能夠承受的。

然而這位科學家卻是毫不在意,夜視儀後的目光充滿著殷切的希望,這些年他無數次的進入到這裡,就是想要親眼看著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終從紙面變成真實。

對這六個孩子,他傾注了無數的希望,每一個孩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