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的望著程嬰,他感覺到一向冷冰冰的程嬰今天的口氣多了一點親切的味道。趙武腦筋一轉,馬上厚顏提出要求:“我來這麼久了,很想要出去轉一轉,不知能否得到許可?”

程嬰沒有半點猶豫:“沒問題,主上想去山裡轉轉,儘管去轉,只是山裡野獸兇猛,主上記得帶上足夠的護衛。”

只能去山中,不是城裡——說明趙武的自由還有限制。

隨後,程嬰又輕輕補充一句:“主上製作的弓箭十分粗陋,明日我找幾個木匠來,主上指點他們一下,也好製作出更完美的弓矢……還有鐵匠,我趙氏不缺鐵匠,回頭我多找幾個鐵匠來,把主上製備的那些器物都複製出來……”

原來是看中我製作弓箭的手藝,所以才給我有限自由。趙武恍然大悟,他繼續提要求:“我在山中還留有一些昔日物品,很想帶出來,能給我準備一些大床單嗎……”

猛然間,趙武想到這年頭還沒有床單,他又立刻解釋:“要成匹成匹的布,布的幅面越寬大越好!”

程嬰答應的很爽快:“我今晚回城一趟,明日一早讓他們送來。”

程嬰說“今晚回城……明日一早讓他們送來”,這意味著趙城離此並不遠,但為什麼這裡顯得如此荒涼,從沒有路人從此經過,也沒有鄉人過來窺探?

趙武心中想到,嘴裡隨口問出這個問題。

ps:感謝,沒想到這本書能這麼快有那些收藏,感謝各位讀者。懇請各位繼續收藏,投票,謝謝了!

第五章 一個春秋人給現代人的教育(全)

程嬰咧嘴,微笑:“你忘了,我趙族才經過一次滅族慘禍,原先的趙地封領被大夫祈奚享用,雖然不久國君又把趙城還給了我們,但趙族已大傷元氣了——那祈奚歸還趙城之前,把趙城所屬的農夫都帶走了,幸好他看不上我們的匠人,使我們僥倖保留一點元氣……”

程嬰回答完,像是怕趙武再提什麼難堪要求,他連忙起身,行禮告辭。隨著程嬰匆匆閃出屋外,師修後腳一揮手,指點一名豎子(童僕)上前挑出一竹簡,嘴裡吩咐:“主(上)現在識字已不成問題,唯獨對字詞的發音還有點不準,今後,我先讓小豎(童僕)誦讀這些竹簡,請主上耐心傾聽,那裡聽不懂只管問,如此教學相長,定然……”

童子馬上展開竹簡,誦讀:“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

這篇文章說的意思是:晉文公一回國,就教化百姓,過了兩年,就想對外用兵。子犯(狐偃)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道義’,他們還沒有安居樂業”……

於是,晉文公便致力於便利百姓,讓百姓安居樂業。又過了一年,他再次打算對外用兵,狐偃又說:“請先等一等,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是信用,還不能十分明白信用的作用。”

於是,晉文公便要求做買賣不求暴利,明碼實價,杜絕假冒偽劣以及“山寨”產品,讓百姓看到“有信(用)”的好處。

兩年後,晉文公再問:“行了嗎?”狐偃說:“百姓還不知道秩序,還沒有對秩序產生應有的恭敬。”於是,文公便任命官員來制定法規。等到百姓知法守法之後,然後,狐偃才同意國君徵召百姓,組成軍隊征伐四境……

這段文章讀完,師修解釋:“文公的變革措施,都是我趙氏先祖趙衰制定……”

據說,當年文公歸國後,趙衰便抱著一大堆竹簡去見文公,他這樣告訴文公:“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晉國改革開放的指導思想就是四個字:‘全盤齊化’——我們在齊國流亡那段日子還真沒有白過,我把齊國的典章制度全部蒐集到了,我們只要參考管子的治國思想就行了。”

而管仲治國思想的核心理念是:“凡治國之道,必先富民”——讓老百姓先富起來;“政之所行,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政策的制定首先要從老百姓的角度出發,要讓老百姓安樂、安全、富足;政策實施之前,要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有利於百姓的堅決去做,不利於百姓的法律就堅決廢除。絕不能靠恐赫百姓,靠欺騙老百姓,靠矇蔽封殺,或者自認為“代表了”老百姓的意志,就隨意驅使百姓。

說完這段話,師修指一指屋外熊熊燃燒的黑心小磚窯,誇獎說:“我趙氏才逢大變,如何重興家業,這是個難題,但祖宗已經給了我們啟示——我的意見是:先祖有現成的成功例子在那裡,我們何必麻煩去找尋,就按先祖三個步驟走:富民——誠信——法治。”

趙武納悶了:難道,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