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33部分

個玳瑁標本。

“如意!”一詞出於印度梵語“阿娜律”,是自印度傳入的佛具之一,柄端作“心”形的,用竹、骨、銅、玉製作,法師講經時,常手持如意一柄,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而如意在民間,素來有“不求人”的名稱,很多朋友可能知道,這東西就是撓癢癢用的,只是那是窮人的叫法,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如意得到了普遍的使用,它在這期間非常走紅,成為了帝王及達官貴人的手中之物。

到了清代的的時候,皇帝和皇后用如意作為賞賜王公大臣之物,在皇帝選妃時,若將如意交入一人手中,那就意味著她將成為皇后,民國時代,如意則是成為貴重禮品,富有之家相互饋贈,祝願稱心如意。

世事變遷,現今如意已經退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而成為古玩之屬,但一柄柄精緻粹美的如意,承載著它們所曾擁有的歷史及它們所蘊涵的吉祥美好的寓意,依然那麼悅目怡情,為人們所喜聞樂見。

“怪不得,我那裡有10幾把如意,敢情都是皇帝賞賜出去的啊……”

聽完德叔的話後,莊睿這才鬧明白如意的真正價值和寓意所在,總之這東西作為吉祥物的象徵,現在倍受藏家的追捧,而莊睿手中的這些如意都是宮廷用物,換句話說,就是皇帝和皇帝老婆抓癢癢用的,那升值空間要比民間的如意還要大出許多倍。

莊睿對那些珠寶類的古玩無愛,但是卻把這如意給挑選了出來,這東西在雜項裡面屬於熱門收藏的物件,自己還是留下吧。

等到德叔給莊睿的這些古玩全部標好價格後,莊睿又將其擺了出去,並且把那單子手抄了一份,一張交給了猴子,讓他對照各個物件給背熟了,另外一張自然是自己留下來了。

這會齊珠也挑選了一款價值8萬的古硯,雖然價值沒有那方磚硯貴,但也是清朝大戶人家所用,齊珠還是很滿意的。

齊珠付過款之後,對莊睿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