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88部分

繼續撤退,表明上層軍官中也有人支援投降。即便沒有明說,留在本杜的目的就是“創造”投降的機會。

留在本杜就能投降嗎?

統一意見後,第三集團軍離開了本杜,繼續向賈姆謝德布林前進。

因為主帥堅決反對投降,認為到達賈妹謝德布林之後,第三集團軍就能南下前往奧里薩邦,在南面獲的補給與休整,恢復戰鬥力,而絕大部分軍官認為第三集團軍不可能到達賈姆謝德布林,更不可能進入奧里薩邦,即便到了奧里薩邦,也會遭到碧軍與歹軍圍攻,所以在行軍途中。各部隊開小差的現象非常普遍。不是這裡有問題,就是那裡有問題,行軍度非常慢。逃兵也越來越多,到婦打手 軍的防禦陣地之前,甚至出現了整營官兵集體當逃兵的惡劣情況。

對於一支即將分崩離析的軍隊來說。哪怕前方只有一道紙糊的防線。也會一觸即潰。

戰鬥刊打響,沒等引軍的先頭部隊組織裝甲力量起反擊,擔任進攻任務的印軍就在陣地前沿處決了督戰隊,向引軍繳械投降。

進攻部隊臨陣倒戈,後面的部隊好不到哪裡去。

訊息傳開後,第三集團軍瞬間就崩潰了。

印軍突然崩潰,讓引軍措手不及。最重要的是,到達賈姆謝德布林的只是2打手 今後勤營,總兵力僅有四。

面對四散逃跑的舊多萬印軍,引軍的刃力名官兵確實有點束手無策。

留下後勤營守衛防禦陣地後,4個戰鬥營全面出擊。

混亂之中,印軍主帥帶著警衛營。離開道路,從密林中向賈姆謝德布林逃竄,結果撞上了一支進入密林抓俘虜的偵察連。交戰只持續了分鐘,警衛營的營長就帶著五花大綁的印軍主帥向偵察連投降了。

抓俘虜的行動一直持續到當天傍晚。槓口名官兵俘虜了大約口萬印軍。

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成績。相當於每名戰士俘虜了出名印軍。

隨著引軍的主力部隊到達,先頭部隊才從安頓戰俘的工作中解脫出來。轉向殺往賈姆謝德布林。

因為第三集團軍全面崩潰,所以賈姆謝德布林的守軍在當天晚上向引軍投降。

好笑的是,大約旦四名印軍好不容易在白天逃到要姆謝德布林,最終還是做了引軍的俘虜。

如果從整場戰爭的角度看,第三集團軍全面崩潰不見得是好事。

第三集團軍開始突圍的時候。的就是主力部隊,最後甚至把二線步兵師留在了加爾各答,任其自生自滅。也就是說,在引軍的防線前崩潰的,全是印軍的主力師。根據戰後獲得的資料,當時第三集團軍的兵力在舊萬到打手 萬之間口為引軍只俘虜了大約萬名印以有到7萬名印軍成入圍”。

雖然這些印軍官兵早就沒了鬥志。但是隻要他們還活著,而且還在印度,對共和**隊就是一個不小的威脅。

事實確實如此,根據戰後從印度獲得的資料,從賈姆謝德布林“突圍”的6到7萬名印軍官兵中,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在民間藏到戰爭結束之後;沒有在戰爭期間再次服役,其餘三分之二回到印軍控制區後都再次拿起武器上陣拼命,更重要的是,這些印軍官兵中,大約一半在戰爭結束前或者陣亡前獲得晉升、或者成為基層軍官,其中幾人還獲得了印度政府授予的“戰鬥英雄”稱號。

對印度來說,這些軍人絕對是非常寶貴的軍事力量。

與招募的軍人相比,潰散的軍人雖然存在士氣與鬥志的問題,但是不存在戰鬥技能的問題。只要思想工作到位,讓這些軍人振奮精神,鼓氣勇氣,他們不但是擁有實戰經驗的戰士,還走了解對手的戰士。

收到第三集團軍全面崩潰的訊息時,裴承毅就沒有高興起來。

按照他的設想,第三集團軍的最終結局不是全面崩潰,而是全部向刁軍投降,或者被引軍全殲。

從一開始,裴承毅就沒有打算放跑第三集團軍。

如果不是為了全殲第三集團軍,裴承毅不會讓空降打手 躬旅攻佔蘭契,並且在蘭契堅守數日之久。

部署戰役行動的時候,裴承毅就強調了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重要性。

雖然從短期來看,印軍第三集團軍全面崩潰有很大的好處,比如引軍不用在殲滅第三集團軍的戰鬥中付出過高的代價,能夠兵不刃血的佔領賈妹謝德布林,可以安排更多的部隊南下打通聯絡彌軍與歹軍的交通線。加快掃蕩孟加拉灣沿岸地區的作戰行動,但是站在裴承毅的立場上。如果能夠全殲第三集團軍,即便引軍在賈姆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