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56部分

”號足以滿足國家戰略地需要。

問題是。航母不是一般地武器裝備。不但建造費用具各類武器之首。全壽命服役時間在年以上。很多國家地航母甚至服役了60。

年之後,“共和國”號還能滿足國家戰略需要嗎?

答案明顯是否定地,別說年,20年之後“共和國”號就必將落伍。

2014年,英常徽在提交給紀佑國的《海軍遠景發展規劃報告》中明確提到,共和國應該在適當的時候建造排水量在7萬噸以上,載機數量超過75架的大型攻擊航母。

這份報告讓英常徽成為了“共和國的馬漢”。

紀佑國在同年批准了新式航母的前期研究與設計工作,只是沒有批准建造計劃。

雖然透過分析從俄羅斯購買地“瓦良格”號,設計與建造“共和國”號,培養出了一大批具有航母設計經驗的設計師與工程師,但是在當時地情況下,共和國既沒有需要,也沒有能力建造大型攻擊航母。

直到2015年底,第四次印巴戰爭結束之後,紀佑國才批准為建造大型航母做準備。

這次,發揮關鍵作用的仍然是英常徽。

遠征印度洋地特混艦隊在實戰中暴露出太多的問題,原因無二,沒有航母——特別是能夠確保制空權地大型航母——特混艦隊的作戰行動受到嚴重影響。

當時,特混艦隊一直在岸基戰鬥機的掩護範圍內活動,無法深入遠海。

對付印度西部艦隊的戰鬥中,擔任主攻任務的海軍航空兵的重型戰鬥機不得不飛行數千千米,前後三次空中加油,僅動員的加油機就有12架之多,對同時展開的空中打擊行動產生了很大影響。

作為主要制海力量的特混艦隊不但沒有成為主攻力量,還扮演了“被保護者”的角色。

如果有一艘攻擊航母,結果將完全不同。

對付印度海軍尚且如此,對付更強大的敵人,結果會怎麼樣?

這份由英常徽牽頭,由海軍上百名在役與退役將領聯合發起,名為《共和國未來海軍》的報告直接催生了共和國的第二級航母,也是共和國第一級大型攻擊航母。

紀佑國在此時批准大型攻擊航母的研製工作,也不僅僅因為一份軍方的報告。

從國力上講,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結束,產業結構調整初顯成效,共和國經濟再次步入快車道,有足夠的國力支援建造大型攻擊航母。

從技術上講,隨著第二期研究展開,越來越多的新技術與新裝置將陸續投入使用。

環境講,第四次印巴戰爭拉開了共和國參與國際爭從此開始,共和國將逐步解決與周邊各國的邊境劃分與領土糾紛問題,在國際舞臺上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集團展開競爭。

從政治上講,在“共和國”號服役前,共和國是聯合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唯一沒有航母的國家。國力不及共和國三分之一的俄羅斯都在211世紀初提出,在20年之內分別為太平洋艦隊與北方艦隊建造3大型攻擊航。英國計劃建造三艘大中型航母,即“伊麗莎白女王”號、“威爾士親王”號與“安森公爵”號。法國批准了PA2與PA3兩艘航母地建造計劃。美國在建造了CVN78後,先後批准了CVN79與CVN80建造計劃。共和國作為得到公認的世界強國,建造大型攻擊航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一支強大地海軍既是解決爭端的重要力量,又是維護國家與民族利益的必要籌碼。

在潘雲生提供的資料中,被命名為“中華”級的大型攻擊航母計劃建造3,標準排水量超過C0、滿載排水量超過85000,標準載機數量75架、最大載機數量90,動力系統為聚變核反應堆,全電動推進。

關鍵技術是作為動力的聚變核反應堆。

第一座商用聚變核電站地執行測試還未結束,要讓聚變核反應堆上艦,關鍵就是小型化技術。

按照軍情局提供的資料,第一座艦用聚變反應堆將在2018年之前研製成功。

因為航母的建造週期較長,所以“中華”級航母地開工時間訂在20177年年底。

除了應用到航母上,聚變核反應堆還能應用到潛艇上。

相對而言,海軍司令英常徽對潛艇的重視程度遠如水面戰艦。

“劍魚”號效能出眾,卻因為造價過於昂貴,只建造了一艘。直到2015年底,海軍才批准了3第二代全電動潛艇的建造計劃。

要想解決造價問題,還得在聚變核反應堆的小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