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問題是,當地的林木都被焚燒殆盡了,用什麼材料來建造據點呢?
忽然,趙弘潤眼中閃過一絲驚悟之色,暗自拍了一下腦袋。
不是已經有了麼,最便捷、最快捷的建築材料。
想到這裡,趙弘潤轉頭面朝韶虎,拱手抱拳說道:“大將軍,小王忽然想到一個可行的戰術,希望大將軍允許我帶兵協助衛穆將軍進攻汲縣。”
為何是汲縣?
韶虎目不轉睛地看著趙弘潤,猜不透這位肅王殿下的心思。
其實很簡單,因為汲縣位靠大河(黃河),只要趙弘潤能夠攻克汲縣,在河岸建一片建議的港口,國內的冶造局與工部就能透過大河水運,將趙弘潤所需要的物資運到戰場的最前線。
兵法雲:善用兵者,必先求諸己而後求諸人,先為不可勝而後求勝。(未完待續。。)
第982章:初見衛穆
ps:一直以來,作者刻意忽略主角的母族,因為作者一直在糾結。其實按照電視劇的狗血劇本,把趙弘潤寫成是前太子與蕭淑妃的遺腹子,這樣更具曲折,更有看點。但是仔細想想,這樣實在是太狗血了,所以作者還是安分點,給主角一個明確的出身。
以下正文
在仔細聽罷了趙弘潤講述的戰術後,大將軍韶虎深思了片刻,最終他認為,前者講解的戰術的確是可行的,至少要比盲目地進攻共地要好得多。
不過這個戰術也有弊端,首先,在確定了這個戰術後,肅王軍的行程勢必將沿河行動,暫時沿著大河……淇水這條路線行動,這樣很容易會被韓軍看穿戰略意圖;其次,少了肅王軍這個強勁的友軍,其餘三支魏軍攻打共地的力度明顯就要下跌幾個檔次。
不過總的來說,韶虎還是傾向於趙弘潤的戰術,但是,礙於在場還有燕王趙弘疆與桓王趙弘宣在場,即便他是諸軍總帥,也得詢問一下這兩位殿下的態度。
看得出來,在得知兄長的軍隊要前往汲縣後,桓王趙弘宣喜憂參半,喜的是他北一軍終於有機會在戰場上發揮實力,憂的是沒有兄長在身邊,他心底稍微有些發憷畢竟這位桓王殿下的初陣就遇到了當時作為韓國諸軍總帥的北原十豪靳,被後者打地不得不龜縮在安邑,可不是什麼好的回憶。
而相比較趙弘宣,燕王趙弘疆的回覆就顯得頗有些冷幽默。
他表示,只要趙弘潤的肅王軍不在共地,那麼攻打共地的第一功臣,必定歸屬山陽軍。
這話聽得他身邊的宗衛長曹焱滿臉尷尬。
儘管趙弘潤從趙弘疆臉上的表情可以看出這位四皇兄是在開玩笑,但也忍不住在心底嘀咕一句:暫且不提北一軍,您這話,將韶虎大將軍的魏武軍置於何地?
不過韶虎為人很大度,在聽了這話後只是笑了笑,還說了句那就提前祝燕王殿下馬到功成。
其實,目前魏國國內有不少人對韶虎有些意見,畢竟這位大將軍統帥著目前魏國最精銳的榮譽軍隊魏武軍,但是迄今為止,魏武軍在北疆戰場上並未作出如何亮眼的表現,這使得那些對魏武軍抱持強烈期待的魏人大失所望。
當然,這並不是說韶虎或魏武軍做的不好,只能說,他們的表現還未能使國內的朝野官民滿意,畢竟魏武軍是魏國最具知名度的軍隊,只要是魏人,都希望魏武軍能做的更出色。
而在這一點上,趙弘潤倒是能夠理解韶虎的無奈:不是韶虎怯戰,問題是倘若他率領魏武軍真正意義上參戰,那麼誰來援護山陽軍與南燕軍呢?
不過眼下,天門關、孟門關兩地被攻克,使得山陽縣解除了威脅,而趙弘潤又率領十萬肅王軍加入戰場,即將與南燕軍匯合,這使得韶虎總算能真正意義上對韓國發起反攻了。
在一番商議之後,韶虎做出決定:共地這邊,由魏武軍、北一軍、山陽軍三支魏軍發動進攻,主要戰略意圖是攻陷臨慮,而趙弘潤則率領十萬肅王軍遠奔汲縣,協助衛穆的南燕軍攻克汲縣。
以上便是第一步戰略。
至於後續的戰略意圖,韶虎與趙弘潤都沒有提及,因為他們明白,倘若無法突破韓軍的防線,那麼所謂的第二步、第三步戰略,純粹就是無意義的廢話罷了。
“小宣,哥不在身邊時,你要多請教韶虎大將軍、四皇兄還有你的周參將,不可貪功冒進。”
在離開前,趙弘潤反覆叮囑弟弟趙弘宣,他對於這位戰場經驗欠缺的弟弟,還是非常擔心的。
尤其是趙弘潤心裡清楚,他弟弟這回肯定會伺機從韓將靳身上討回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