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部分

跟著豎了起來。

“阿孃若是冷,兒陪阿孃回去”抬頭看眼母妃。公主偎向董氏,咬著紅唇伸出手牽向了母妃的手。

感觸著女兒掌心的溫度,董氏不自禁緊握住了女兒的手。心中一時感愧不已。這兩年,其為依附楊玉環,在楊玉環面前可謂是低眉順眼,有時連自個都自覺越來越像當年仰仗武賢儀的常氏,而今的常氏卻是被禁足在毓秀宮。無異於是被打入冷宮的棄妃,連新平公主也被軟禁在毓秀宮,新平自小就倍受李隆基愛寵,卻也未能免除因常氏犯過而受遷怒,倘使它日其是下一個常氏,待到那時只怕自己的公主的下場還不如新平。

心裡戰兢著。董氏的面色不覺間已變的有分煞白,當年其之所以依附向楊玉環,實也只為藉著楊玉環。讓李隆基多看其母女二人幾眼,意在得機以便在御前為自個的公主尋覓一門好親事,其有且只有這麼一個公主,餘生的希望全寄望在自個公主身上,只要能嫁的權貴之家。往後裡其母女二人也便有了出頭之日。然而,令董氏出乎意外的卻是。楊玉環是個佔有慾太過毒辣的女人,其根本就不容她人與之分一星半點兒的恩寵,而李隆基待楊玉環的寵幸似乎又並非一時起興,這兩年因董氏的主動交親,反卻使楊玉環日受李隆基的嘉表,而其母女二人反倒是未能從中得到一絲一毫的裨益,非但其未能晉封就連自個的公主迄今也還未予以受冊公主封號,這在董氏覺醒來,當真是失算甚多。

可事到如今,董氏自知也早已沒了回頭餘地,江采蘋那邊早有了皇甫淑妃,且當年江采蘋也只相助了皇甫淑妃母女二人晉封,一個由婕妤晉為淑儀,位列六儀,一個則受冊為臨晉公主,不但實封一千戶,未兩年還為臨晉挑了門好親事,擇了乘龍快婿,前兩年江采蘋更是在李隆基面前力薦了將皇甫淑儀再一次晉位為淑妃,而其母女二人這些年卻只在梅閣得了些小恩小惠罷了,就連這些小恩小惠都是極其有數的一種施捨。一人計短,兩人計長,三人卻會勾心鬥角,是以在楊玉環從太真觀隨駕入宮後,董氏才決意靠攏向楊玉環這邊,可是現下看來,楊玉環仿乎還不如江采蘋,至少江采蘋從不曾動過要奪走其的公主的心思,也或許這只是其一時的錯覺而已,但女人的直覺又向來靈驗,若這不是一時的錯覺,之於董氏而言,那將會是其所無法承受的失去,會比咬了其的命還逼其痛不欲生。

細細留察著董氏的面顏,楊玉環拿眼睨一眼已是侍立向一旁的丹靈,牽動了下嬌豔欲滴的櫻唇:“本宮原想著,相請芳儀過來與本宮一道兒去觀賞龍池冬日裡的雪景”話未說完,卻是話鋒一轉,“想是三郎這會兒也快退朝了,芳儀便回吧!”

董氏兀自一愣,楊玉環話中帶骨,聽似意有所指,當下也未敢多忖,便緊牽著公主的手就地禮了一禮:“那嬪妾先行告退。”

楊玉環攏一攏肩上的披風,秀眸含笑牽了牽唇瓣,眼風由跟在董氏身後的綠翹身上一掃而過:“昨兒這場雪,見晛曰消,雪道滑濘,好生照拂公主,若傷著了,想是三郎該問罪了!”

“是。”

董氏心下微凜,綠翹趕忙屈膝應了聲。楊玉環這幾句交代,面上是對董氏說的,實則是在衝著綠翹示威,月中娟美與彩兒的嘴仗,綠翹也摻和在其中,事後楊玉環命丹靈掌了娟美二十嘴,聽聞江采蘋亦小懲大誡了一頓彩兒,命人把彩兒、月兒兩人都禁足在房中七日,只有綠翹一人置身在了事外,董氏更故作不知情連問都未問,更未懲斥綠翹。雖說事情已是過去,對此楊玉環本就有氣,但綠翹是董氏身邊的近侍。董氏不發話旁人自也不好插手問責,今個正可趁此把狠話撂在先,警告一二。

看著董氏頗有點慌不擇路般帶了公主離去,丹靈步向前來:“娘子怎地也不作問,董芳儀適才是要去何處?”

目注著董氏主奴三人的身影遠去,在幽謐的雪道上留下一長串深一腳淺一腳的曲折足印,楊玉環輕笑一聲,語中微帶狠意:“其若有心隱瞞,本宮問了豈不也白問?”

丹靈柳眉一蹙,似才會意過楊玉環的話意。這沉香亭修造在高處,想必前刻的事,楊玉環佇立在這亭中早就盡收於目。

正如丹靈所猜。楊玉環也確實是看見了董氏訓呵公主那一幕。時下這嚴冬吹得又多是北風,連帶董氏及其公主之間的說話聲,楊玉環實也聽得差不多,剛才又見董氏閃爍其詞,何必再多此一問。

“回娘子。奴適才有聽公主哭鬧,吵著去梅閣,只道是要去梅林折幾枝梅花”見楊玉環笑而不語,丹靈從旁又如實回道。

娟美立馬就在旁邊不耐的跟了嘴:“折梅花?那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