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七十九回 建新渠君臣同心 天生異象示為兇

華公明,問道:“此山谷中為何有此聲響?”

“主公受驚了,末將鎮守此處也從未見過如何怪事,可是要變天了?”華公明看著天空說道,但卻又看不到一絲帶雨的烏雲,心中也感怪異。

“變天?仲堅,這谷中異響,主何意?”華公明的一句“變天“何其敏感,觸動楊二心事。轉頭看向仲堅問道。

“世兄,小弟也覺有異,卜問天像,當問出塵妹妹。”

“嗯!速回華陰城。”楊二也不多說,趕緊催促眾人,加快趕回。

這時,遠在長安城被文皇親封為太史令,掌欽天監的袁充正端坐七星壇,看著東方天空,掐指在算著,突然兩眼圓瞪,不敢相信這突然出現的天際卦象。

而受邀在長安城開設道場講經的袁天罡此時也在靜室打座,突然有感,不由掐指一算,片刻之後,面露一副苦狀,連連苦笑不已。

“師傅,因何發笑?”一旁陪著的小道童李淳風感到了師傅的這一異常後,不禁問道。

“呵呵!該來的遲早要來。天下即將大亂矣!”袁天罡苦笑著說完,復又閉目不語。李淳風聽了仍是一頭霧水。

潞州北,東嶽廟。

自綠林道攻打瓦崗失利後,徐茂公和魏徵便匯同王伯當、謝映登二人在單雄信的二賢莊客居了下來。但二人畢竟是出家修道之人,多有不便,便到這距離二賢莊十里之外山谷中的東嶽廟掛單修行。原本這東嶽廟香火不旺,自他二人到此後,得單雄信資助,重修了寺廟,一時間香火也旺了起來。

這天,二人正在庵堂內打坐。

“茂公,可有所感?”魏徵突然小聲問著對面團坐入定的徐茂公。

“呵呵!玄成何必問我。既是天意如此,吾等之時機來也!”徐茂公睜開眼,抖動了一下拂塵,微笑著緩緩的說道。

“呵呵!明日當去二賢莊與單員外商議。”

因天有異象,楊二心中略感不安,回城的速度也極快。

來到府內屋中,便見出塵和王黛二人正在嬉鬧。楊二趕緊叫住出塵將少華山出現的晴空一聲霹靂的怪事告知。

出塵聽了,頓時臉色一暗,神色嚴峻起來,趕忙在屋內蒲團墊上坐了,很快便進入了一種神秘的狀態,左手幾指還不停的掐算著。一刻之後,出塵睜眼小聲說道:“世兄,小妹依你所言掐算運呈,已然算定,明年入春之際大隋境內將又起烽煙,若世兄能解天下之危則已。若是稍有不慎,便陷萬劫之境。天意主兇矣!”

“呵呵!好啊!為兄本早有準備,也能預料此結果。竟不想這上天卻早早給出了暗示,好啊!就讓為兄與天意一斗吧!”楊二聽了出塵的預測後,不禁大笑起來。但也有些對這個時代的道教玄學佩服起來,竟然真的能根據天象預測未來。自己準備開挖永濟渠原本就想一石三鳥的,一開中國漕運先河,促南北交流;二借開渠將封建士族制度消滅,以凸出皇權威望,像北宋那樣,收回土地,徹底斷了士族集團作亂的土壤;三則,趁勢削藩,集權中央。既然上天已經有了預示,那就早作準備迎接挑戰就是。否則,養在河東的數十萬晉軍真是玩的?

“仲堅傳令下去,明日卯時一刻,趁涼早些登船前往京城,不得耽擱!”

楊二此話一出,屋中眾人便都各自準備去了。楊二走到院中,看向藍天,心中想道:“有如此天象示人,看來要說服父皇,說服滿朝文武實屬不易!”

秋風起,順風滿帆,雖是逆流而上,但船行卻是平穩。總算在太陽落山前,楊二一行抵達了長安。來不及進府休息,楊二便趕往皇宮文和殿去見父皇和母后。一是大半年未見,楊二也很是掛念父皇和母后;二是要先和父皇就開渠一事商議下,儘管自己早已上奏了開渠的奏本給父皇。

在元巖的引領下,楊二得以很順利的直接來到皇宮文皇御書房。文皇此時正在桌案上擺著棋子,手中拿著一本棋書,煞是認真。

“父皇,兒臣見過父皇。”

“哦!?兒啊!你總算想起回來了,你母后天天都在唸你。”文皇放下棋書,將指間的一枚棋子扔在棋盤上說道。

“兒臣接到父皇的召喚,便急著往京城趕,船到京城,兒臣便直接趕來看完父皇母后了。”

“坐下吧!為父書信中要你想辦法將李淵趕出河套一事,進展的怎樣了?為何一直都不見動靜?”文皇起身走到楊二身邊問道。

“父皇,兒臣便是來彙報此事的。如今,我河東已經動用了人力物力相信不久之後便有訊息傳來。父皇放心,此次無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