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及他們的同事已經把它作為“個人魅力的藝術”進行了論證和分析。根據一些最新發現,他們提出,每個人都有一個“最佳感覺”。找到這種最佳感覺,就找到了開啟他人心靈的鑰匙。
擺在我面前的道路越來越明朗,於是我放下手中的照相機,決定集中精力瞭解人的內心世界和對外界的看法。接下來的幾年中,我跟隨班德勒博士在倫敦和紐約學習,獲得了神神經語言程式學高階執行師(Master Practitioner of NLP)從業資格。我在美國、加拿大和英國學習不可抗拒的語言模式(Irresistible Language Patterns),深入研究了與人類交際有關的大腦活動。我在美國和影視劇演員、喜劇演員及戲劇老師,在非洲和故事大王們一起,把即興表演的訓練轉變成了提高談話技巧的練習。
此後,我開始在全球做講座和演講,接觸了各種各樣的群體和個人,其中有銷售團隊也有教師,有自以為是的機構領導者也有因害羞而被認為大腦遲鈍的兒童。總之,有一點非常明確:讓別人在90秒甚至更短時間內喜歡你,是一項可以輕鬆自然地從別人那裡學到的技巧。
有人不斷對我說:“尼克,這真是太神奇了。為什麼不寫下來呢?”於是,我聽了這樣的建議,把它寫了下來。這就是本書。
——尼古拉斯·布思曼
人的力量
與人交往會令你受益無窮。無論是剛剛入職、獲得提升、成功銷售、吸引戀人、煽動授眾,還是透過未來姻親的審查,如果別人喜歡你,你就會受到歡迎,從而與別人建立關係。別人是你的最大資源。他們給你生命;餵養你,給你衣穿,給你錢花,讓你哭、讓你笑;他們安慰你,醫治你,幫你投資,打理你的汽車,把你埋藏。沒有他們,我們就沒法生活。沒有他們,我們甚至連死都死不成。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懂得與人交往了。他們圍繞在篝火旁,吃帶毛的大塊烤肉,或者用新獸皮縫製衣服。現代人在一起縫棉被、舉辦高爾夫比賽或者開會,其實所做的與我們的祖先並無二致。於是就有了我們的文化儀式,從嚴肅重大的到微不足道的,從婚禮和葬禮到芭比娃娃大會(Barbie Doll convention)和吃義大利麵比賽。
有些厭惡社交的畫家和詩人會把自己數月關在畫室或寫作間裡潛心繪畫或寫作。即便這樣,他們中多數人通常希望透過自己的創作最終與公眾進行交往。交往關係存在於文明社會的支柱深處,這裡所說的支柱還包括電視。沒錯,是電視。你之所以能夠和從柏林到布里斯班的朋友談論《朋友》(Friends)或《X檔案》(The X…Files)當然要感謝顯象管幫助全世界的人們進行交往。無論是相鄰城市電視臺的天氣預報員,還是某家電話公司的技術員,還是為你的水果沙拉採摘芒果的多巴哥婦女,數千人的存在都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無論是自覺地還是不自覺地,我們每天都與世界各地的人們進行著各種交往。
交往的意義(1)
我們的個人成長和發展(以及社會的發展)都是與我們的同類交往的結果。無論是一群人一起去打獵,還是週五和同事一起去吃pizza;都是在與他人進行交往。作為一個物種,人們本能地會聚在一起,形成朋友圈子、社團或人群。沒有他們,我們就無法生存。
交往使人長壽
我們的神經系統最擅長交往,也就是建立聯絡。它從我們的五官接收資訊,透過聯絡對資訊加以處理。在建立聯絡的過程中,大腦會興奮而且功能得到提高。
人的活動也是一樣。交往使人長壽,這是一個科學事實。勞倫斯·卡茨(Lawrence Katz)和曼寧·魯賓(Manning Rubin)在他們的作品《保持大腦活力》(Keep Your Brain Alive)中,援引了麥克阿瑟基金會(McArthur Foundation)和紐約及南加州大學國際長壽中心(International Longevity Center)的研究。這些研究表明,那些主動進行社交活動和身體活動的人壽命更長。這不是說要總在一個圈子裡轉,或者總在一臺健身腳踏車上運動,而是要走出去結交新朋友。
當你在外部世界建立新的交往關係時,你的內在世界,也就是大腦,也建立了新的聯絡。這會使你保持年輕和活力。愛德華·哈洛韋爾(Edward Hallowell)在他充滿智慧的著作《交往》(Connect)一書中,引